《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时间: 2025-01-16 22:3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李嘉祐 〔唐代〕
吴门别后蹈沧州,
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
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
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
黄河东注荻花秋。
白话文翻译:
在吴门告别后我又回到了沧州,
在京城中重逢时两人都已白发苍苍。
我自叹马将军常常生病,
还感叹李广却始终未能封侯。
在棠梨宫里我仰望龙袍,
在细柳营前我披上豹皮。
想到滑台的桑叶已然凋落,
黄河向东流去荻花正值秋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门:指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古代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 沧州:指沧州市,地处河北省,古代为重要的军事重地。
- 马卿:指马将军,诗中指代某位将领。
- 李广:汉朝著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但晚年未得封侯。
- 棠梨宫:指宫廷,象征权力与荣华。
- 龙衮:古代皇帝的服饰,象征威严。
- 豹裘:指用豹皮制成的衣服,古代贵族的服饰。
- 滑台:指滑州,古地名。
- 荻花:指一种植物,通常在秋季开花。
典故解析:
- “李广未封侯”: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将领,虽战功赫赫,但因政治原因未能获得应得的封赏,表现出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受到唐诗的影响,作品常以抒情见长,兼具历史感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送别马将军的场合,表达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嘉祐的《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吴门别后蹈沧州”,开篇即将离别与归来联系在一起,折射出一种游子心态的复杂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白头”,不仅是岁月的无情,更是对逝去青春的感叹。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马卿的常病与李广的未封侯为对比,传达出对英雄未能尽展抱负的惋惜。两位历史人物的引入,使得诗人情感的表达更加厚重,既有个人的无奈,也有对历史的沉思。
后半部分的“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则展现了权力与荣耀的象征,诗人在此处或许是在反思个人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描写友情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沉重思考,体现了李嘉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门别后蹈沧州:离开吴门后再次回到沧州,暗示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痛苦。
- 帝里相逢俱白头:回到京城重逢时两人已是白头,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 自叹马卿常带病:自我感叹马将军多病,表明对朋友健康的关心与忧虑。
- 还嗟李广未封侯:感叹李广虽有才华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封赏,反映历史的不公。
- 棠梨宫里瞻龙衮:在宫中仰望帝王的龙袍,象征权力与地位。
- 细柳营前著豹裘:在军营前披上豹皮,显示出将领的身份与荣耀。
- 想到滑台桑叶落:想到滑州的桑叶已落,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 黄河东注荻花秋:黄河流向东边,正值秋天,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秋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龙袍”和“豹裘”对比权力与地位,揭示了诗人对荣华与理想的思考。
- 意象:桑叶与荻花,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与历史英雄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叶:象征着离别、衰老,暗示人生的短暂。
- 荻花:秋天的象征,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龙袍:权力的象征,代表皇权与地位。
- 豹裘:贵族的象征,暗示着荣耀与成就。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桑叶和荻花的意象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替,揭示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马卿”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广
- B. 马将军
- C. 唐太宗
- D. 白居易
-
“棠梨宫里瞻龙衮”中的“龙衮”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财富
- C. 爱情
-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滑州与哪种自然现象相关?
- A. 雪
- B. 沙
- C. 秋天的桑叶
- D. 春天的花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送别》 by 李之仪
诗词对比: 比较李嘉祐的《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皆表现送别场景,但李嘉祐更注重历史与个人的感慨,而王勃则更倾向于表达友情与壮志。
粗略解读: 李嘉祐的作品更深入历史背景,表现出对英雄未能封侯的惋惜,而王勃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友情的对比,展现了青春的理想与希望。两者虽同为送别,但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嘉祐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