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

时间: 2024-12-29 18:13:33

袖中多丽句,未遣世人闻。

醉夜眠江月,闲时逐海云。

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

若到长沙苑,渔家更待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
李嘉祐 〔唐代〕
袖中多丽句,未遣世人闻。
醉夜眠江月,闲时逐海云。
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
若到长沙苑,渔家更待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夏侯审的送别之情。诗中写道,自己虽然有许多美丽的诗句,但却未曾让世人听闻。在醉酒的夜晚,伴着江上的明月入睡,闲暇时则随海上的云朵漂浮。秋天的荻花在寒风中摇曳,归巢的鸥鸟在傍晚时分成群飞舞。如果你能到长沙的园子里,渔家的渔夫们都在期待着你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袖中:指诗人衣袖中,象征着内心的诗句。
  • 丽句:美丽的诗句。
  • 醉夜:指在酒醉的夜晚。
  • 江月:江面上的明月。
  • 逐:追逐、跟随。
  • 荻花: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象征秋天。
  • 暮群群:傍晚时成群的鸟。
  • 长沙苑:指长沙的花园或园林,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渔家:渔民家庭,代表世俗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长沙苑”,是对古代长沙地区的一个美好意象,暗示着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常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朋友即将前往江东的送别场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嘉祐的《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自然意象的送别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诗人心中的不舍与祝愿交织在一起。首句“袖中多丽句,未遣世人闻”中,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虽有美丽的诗句,却没有让世人听到,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下来的“醉夜眠江月”,表现了诗人在醉酒后对自然的陶醉与向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闲时逐海云”则强调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情,闲适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一丝惬意。接着“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归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最后一句“若到长沙苑,渔家更待君”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期待他在新的生活中能够得到渔民的热情款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厚,充分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袖中多丽句: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心中有许多美好的诗句。
  2. 未遣世人闻:这些诗句未曾被他人所知,表现出诗人对名声的淡薄。
  3. 醉夜眠江月:在醉酒的夜晚,诗人伴着江上的明月安然入睡。
  4. 闲时逐海云:在闲暇时随海上的云彩漂浮,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5. 荻花寒漫漫:在寒冷的秋天,荻花随风摇曳,营造出一幅凄美的图景。
  6. 鸥鸟暮群群:傍晚时分,归巢的鸥鸟成群飞舞,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暖。
  7. 若到长沙苑:如果友人能够到达长沙的园林,
  8. 渔家更待君:渔民们都在期待他的到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美丽的事物,强调其珍贵。
  • 拟人:描绘鸥鸟成群飞舞,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人送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同时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袖中丽句:象征着内心的才华与自我价值。
  • 江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海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荻花:象征着秋天的凄美与时间的流逝。
  • 渔家:象征着温暖的家与淳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袖中多丽句”是指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自己的诗句
    C. 朋友的诗作

  2. “醉夜眠江月”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安静的夜晚伴着月光
    B. 喧闹的酒宴场景
    C. 朋友的欢笑声

  3. 诗中的“若到长沙苑”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友人能享受美好生活
    B. 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
    C. 希望友人能写出好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李嘉祐的《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两首诗同样表现了送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李嘉祐则更显细腻与自然意象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