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
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
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
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
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秀才张惟俭,清秀的外表超越了同龄人,携带书籍去拜访一位年长的老师。诗人认为自己与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渊源,因此对张惟俭的继承家风感到怜惜和关心。描绘了淮岸的霜柳、关城的月鸿,表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壮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惟俭未来的美好祝愿,春天来临时他一定能够得意,花瓣将会送到东中。
注释
- 清秀:形容人容貌清秀,气质优雅。
- 终童:指同龄的年轻人,但在这里用来强调张惟俭更加出色。
- 携书:手里拿着书,象征读书求知的态度。
- 世旧:指与社会有旧的联系,表明诗人与张惟俭的关系。
- 家风:指家庭的传统和教养。
- 淮岸:指淮河岸边,描绘自然风光。
- 霜柳:霜打过的柳树,象征寒冷与坚韧。
- 关城:指城镇,带有历史感。
- 月鸿:月光下的鸿雁,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 春归: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多有与朋友交往,擅长写诗,作品多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常常融入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张惟俭的送别,表达了对年轻学子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重视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触,表现了对年轻学子的关怀与祝福。开篇以“清秀过终童”描绘了张惟俭的外貌,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诗人以“携书访老翁”展现了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尊敬,传达了师生之间的美好情感。接着,诗人通过“以吾为世旧”表达了他对张惟俭的深厚情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诗人用“淮岸经霜柳”和“关城带月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淮岸的霜柳象征着坚韧与美丽,而月下的鸿雁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索与期待。最后,诗人以“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张惟俭未来的美好祝愿,预示着他的前途光明,充满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关心,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读后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秀过终童”描绘了张惟俭的出众。
- “携书访老翁”展现他对知识的尊重。
- “以吾为世旧”表明诗人与张的深厚情谊。
- “怜尔继家风”表达对他家庭传统的赞赏。
- “淮岸经霜柳”描绘自然,象征坚韧。
- “关城带月鸿”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 “春归定得意”寓意希望与生机。
- “花送到东中”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归”比作希望的到来。
- 对仗:如“淮岸经霜柳”与“关城带月鸿”,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人张惟俭的祝福与期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展望。
意象分析
- 淮岸:象征着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坚韧。
- 霜柳:代表了经历风霜后的坚韧与美丽。
- 关城:历史和时间的象征,连接过去与未来。
- 月鸿:象征着远行、思念与希望。
- 春归: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 花送:代表祝福与美好的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秀”形容的是谁?
- A. 张惟俭
- B. 老翁
- C. 诗人
- D. 霜柳
-
“携书访老翁”中,携书的含义是什么?
- A. 读书
- B. 旅行
- C. 请教
- D. 赠送
-
诗中提到的“春归”象征什么?
- A. 结束
- B. 未来
- C. 机会
- D. 希望
答案:
- A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友人》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但更侧重于友谊的深厚情感,而李嘉祐则将焦点放在年轻人的未来与希望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