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吟望至公,已老半生中。
不有同人达,兼疑此道穷。
只应才自薄,岂是命难通。
尚激抟溟势,期君借北风。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吟唱,仰望那位高官,
在这世间我已度过半生。
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成功,我也怀疑这条路是否到头。
或许只是因为我的才华太薄弱,难道真的是命运不通?
我仍然希望能激发那海洋的力量,期待你能借来北风。
注释
- 孤吟:独自吟唱。
- 至公:指高官、达官。
-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 道穷:途径到达的尽头。
- 才自薄:才华本身就薄弱。
- 命难通:命运难以通达。
- 抟溟势:激起大海的力量。
- 北风:借助北风,象征希望和助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天池,生于河南,后迁至长安。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友人的关心和自身的孤独感有深刻的刻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崔涂年过半百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友人取得功名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喜友人及第》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独自吟唱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孤吟望至公”便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高官的仰望,暗示了他对人生成就的追求与渴望。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怀疑与无奈,“不有同人达,兼疑此道穷”,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似乎在质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是否能够成功。
接下来的“只应才自薄,岂是命难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足以支持他达到理想的高度,甚至怀疑是命运的安排使自己难以获得成功。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最后两句“尚激抟溟势,期君借北风”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友人的寄托,借助北风的力量,是希望能够借助外部的帮助,成就更大的理想。
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成功的祝贺,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唐代诗人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吟望至公:我独自吟唱,仰望着那位高官,表达了对成功的渴望。
- 已老半生中:我已过了半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不有同人达: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和我一起成功,表现出孤独感。
- 兼疑此道穷:我怀疑这条路是否到达尽头,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 只应才自薄:或许是因为我的才华太薄弱,表达自我怀疑。
- 岂是命难通:难道真的是命运使我不通达?对命运的反思。
- 尚激抟溟势:我仍希望能激起海洋的力量,象征积极向上的追求。
- 期君借北风:期待你能借来北风,暗示依赖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吟”与“至公”,“不有”与“兼疑”,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北风比作希望和助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祝贺,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吟:象征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至公:象征成功与权力的追求。
- 北风:象征希望、助力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吟望至公”中的“至公”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官
C. 诗人自己
D. 朋友 -
诗人对自身才能的看法是: A. 非常自信
B. 有所怀疑
C. 不关心
D. 认为很强 -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着: A. 厄运
B. 自然现象
C. 希望与助力
D. 失败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崔涂的《喜友人及第》与杜甫的《望岳》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崔涂的诗更突出个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期盼,而杜甫则强调对自然的崇敬与人世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