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都残照在,一望尚峥嵘。
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
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
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
白话文翻译:
故都的余晖依然照耀,远望之下依旧巍峨壮丽。
群山环抱着吴地的高耸云峰,天空与楚地的平原相连。
到了秋天,稻谷和黍米的丰收景象,勾起我作为游子对古今情感的思考。
高处的寝宫外,长松树下,遗留下的臣子对近城的恐惧。
注释:
- 故都:指的是金陵(南京),是明朝的都城。
- 残照:落日的余晖,象征着过往的辉煌。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意指壮丽的景色。
- 吴云:指的是江南地区的云雾,吴地即指古吴国的地界。
- 楚水平:指的是楚地的平坦水面,与吴地形成对比。
- 禾黍: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
- 高寝:指帝王的寝宫或高处的居所。
- 遗臣:留下的臣子,暗指对故国的怀念与感慨。
典故解析:
- 吴楚之争:吴国与楚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诗中提到的吴云与楚水平,象征着历史的纠葛与文化的交融。
- 秋收:在中国文化中,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象征着希望与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次公,号东皋,浙江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文景观,常在诗中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过金陵不泊》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作者在游历金陵时,感慨故都的历史与自身的游子身份,表达了对古今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过金陵不泊》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沉眷恋。首句“故都残照在”用落日余晖开启全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接下来,“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描绘了金陵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峦与水域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多样性,也暗含着历史上吴楚两国的纷争与文化交融。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个人情感,“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在丰收的季节里,秋禾与黍米的意象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游子身份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则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遗臣的怯懦反映了国家的衰落与个人的无奈,长松的意象则象征着坚韧与岁月的见证。全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都残照在:故都的余晖依然存在,暗示着历史的延续。
- 一望尚峥嵘:远望之下依旧壮丽,表现出对故土的赞美。
- 山拥吴云峻:群山环绕,显示出地理的壮丽,吴地的山云高耸。
- 天连楚水平:天空与楚地的平原相接,意象丰富,暗示了历史的交融。
- 到秋禾黍意:丰收的季节引起对过往的感慨,表现出丰收与思考的结合。
- 为客古今情:身为客人,对古今历史的思考与情感交错。
- 高寝长松外:高处的寝宫和长松树,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坚韧。
- 遗臣怯近城:遗留的臣子对故城的恐惧,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历史与情感,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如“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象征:长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遗臣则暗示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都金陵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考,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土的热爱,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照:象征过去的辉煌与历史的留存。
- 吴云:代表江南的自然环境,带有地域文化的特征。
- 楚水平:象征着楚地的安宁与平静,历史的对比。
- 禾黍:象征丰收与希望,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 高寝:暗示权力与历史的沉重,个人的无奈与感慨。
- 长松:象征坚韧与岁月的见证,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西安 -
“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中的“吴”和“楚”分别指代什么?
A. 两个国家
B. 两种动物
C. 两种植物
D. 两个城市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了对丰收的感慨?
A. 残照
B. 禾黍
C. 长松
D. 高寝
答案:
- B. 南京
- A. 两个国家
- B. 禾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但侧重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故事传达对英雄的怀念,与《过金陵不泊》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语境不同。
参考资料:
- 《明诗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