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冲寂观
作者: 蒋璨 〔宋代〕
惯见琳宫全盛时,
朅来荒梗倍伤恓。
虚堂不复瞻遗迹,
败壁才容觅旧题。
帝傅前修皆榘矱,
云孙后裔合攀跻。
兴衰补弊应商略,
徙倚修廊日欲西。
白话文翻译:
我习惯于在琳琅满目的宫殿中欣赏繁华的景象,
如今却看到荒凉的景致,倍感伤痛和悲哀。
空荡荡的厅堂再也无法瞻仰往日的遗迹,
残破的墙壁才勉强容得下我寻觅旧日的题材。
前朝的帝王和修建者都已名存实亡,
而后代的子孙也只能高攀这些遗迹。
对于兴衰的补救,我们应当仔细思考和商量,
我倚靠着修建的走廊,夕阳渐渐向西沉去。
注释:
- 琳宫:指华丽的宫殿,象征繁荣的景象。
- 朅来:表示突然来到此处,感到巨大的反差。
- 恓:形容悲伤、凄凉的情感。
-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象征失去的辉煌。
- 榘矱:指过去的荣光和修建的技艺。
- 云孙:后代的子孙。
- 商略:指商讨、计划。
- 徙倚:指依靠、倚靠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历史背景变迁、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冲寂观》通过对逝去繁华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开篇以“惯见琳宫全盛时”引入,立刻带出一幅昔日盛况的画面,诗人似乎在追忆那段辉煌的时光。然而,接下来的“朅来荒梗倍伤恓”则将这种美好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急剧转折,深刻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现状的失落。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通过“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表达了对往日辉煌的无奈追忆,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的“帝傅前修皆榘矱”,不仅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也反映出后人对先人的追思和敬仰。最后两句“兴衰补弊应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则传达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告诫人们应当珍视当下,珍惜时间。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深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厚重,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惯见琳宫全盛时:我习惯于看到繁华的宫殿。
- 朅来荒梗倍伤恓:如今看到荒凉的景象,倍感悲伤。
- 虚堂不复瞻遗迹:空荡的厅堂再也无法瞻仰过去的遗迹。
- 败壁才容觅旧题:残破的墙壁勉强让我寻觅旧日的题材。
- 帝傅前修皆榘矱:曾经的帝王与修建者都已不在。
- 云孙后裔合攀跻:后代的子孙只能高攀这些遗迹。
- 兴衰补弊应商略:对兴衰的补救应当仔细思考。
- 徙倚修廊日欲西:倚靠着修建的走廊,夕阳逐渐西沉。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对比“全盛时”与“荒梗”,用以凸显历史的变迁;象征“虚堂”与“败壁”则暗示着历史的遗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 琳宫:象征繁荣与辉煌的往昔。
- 荒梗:象征如今的凋零与失落。
- 虚堂:象征失去的历史与记忆。
- 败壁:象征历史的遗存与残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感情是?
- A. 骄傲
- B. 怀念
- C. 漠然
-
“虚堂不复瞻遗迹”中的“虚堂”指代什么?
- A. 真实的建筑
- B. 失去的辉煌
- C.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兴衰补弊”主要强调什么?
- A. 过去的成功
- B. 未来的规划
- C. 历史的教训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登高》王勃:感叹人生短暂与历史变迁。
诗词对比:
- 蒋璨的《过冲寂观》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与壮志,而蒋璨则偏向于细腻的情感与悲伤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