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柳色》

时间: 2025-01-19 12:27:20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桥柳色
朱栴 〔明代〕

桥北桥南千百树,
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
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
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
留着长条赠远游。


白话文翻译:

在桥的北边和南边是成千上万的柳树,
绿色的烟雾和金色的穗子映照在清澈的流水中。
青色的闺房中,佳人的眼睛偷偷地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翠绿的柳丝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浓密。
无奈章台成了离别的恨意,
有情的灞岸则管着离愁。
在这塞外的城墙边,有多少思乡的游子,
留下长长的柳条,赠送给远行的人。


注释:

  • 桥北桥南:指桥的两侧,描绘出柳树的分布。
  • 绿烟金穗:形容柳树的颜色与金色的稻穗,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 青闺娟眼:青闺指的是女儿的房间,娟眼形容女子的眼睛,表示她在偷偷地看。
  • 翠染柔丝:翠色的柳树被雨水浸染,显得更加柔美。
  • 章台:古代的一种台阶,常用于离别的场合。
  • 灞岸:指的是灞河岸边,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思归客:思乡的人,表达游子的孤独感。
  • 长条:指细长的柳枝,寓意着思念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栴,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官桥柳色》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常出现在古诗中,反映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官桥柳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诗的开头“桥北桥南千百树”,描写了桥两边成排的柳树,绿烟缭绕,金穗映照,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一自然景象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青闺娟眼窥人过”,则通过佳人的目光引入了人情的元素,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隐秘的目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情之美的表现。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这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思念的深重。章台的使用,既是一个离别的具体场景,也是情感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通过思归客的描写,再次突出了离别的主题。长条的柳枝不仅是对游子离别的祝福,也象征着游子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北桥南千百树:描绘了桥两边的柳树,表现出自然环境的丰盛。
  2. 绿烟金穗映清流:柳树的嫩绿与金色稻穗相映,生动表达出春日的景象。
  3. 青闺娟眼窥人过:女子在闺房中偷偷观察过路的人,增添了一种情感的隐秘感。
  4. 翠染柔丝带雨稠:细雨中柳树的翠绿更为浓厚,营造出湿润的氛围。
  5. 没幸章台成别恨: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痛苦,章台成为别离的场所。
  6. 有情灞岸管离愁:灞河岸边充满思念与离愁,体现了情感的复杂。
  7. 塞垣多少思归客: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8. 留着长条赠远游:柳条作为思念的象征,寄托了对远行者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烟金穗”暗指自然景色的美好。
  • 拟人:如“青闺娟眼”赋予了女子以灵动的特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绘,表现了离别时的思念与愁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常与愁苦相联系。
  • :作为分隔与连接的象征,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复杂。
  • 青闺:代表女性的柔情与隐秘的情感世界。
  • 灞岸:象征着回归与乡愁,表达了游子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朱栴
    • C. 杜甫
  2. “桥北桥南千百树”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村庄
    • B. 柳树
    • C. 山川
  3. 诗中提到的“章台”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归乡
    • C. 友谊

答案:

  1. B. 朱栴
  2. B. 柳树
  3. A.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 《春望》:杜甫的诗,表现了战乱中的乡愁。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送别》(王之涣):通过送别场景表达离别之情,与《官桥柳色》在主题上相似,但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