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时间: 2025-01-04 07:36: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湘口馆的壮丽景色。九疑山的溪水奔流而下,河流在源头处蜿蜒回旋。水面开阔,波澜不惊,仿佛风雷都停息了。高阁在霞光中显得格外高耸,危楼依傍着山的曲折。如今的天空终于晴朗,细小的云朵也都散开。天高秋正,阳光直射,水面碧绿而无尘埃。远处渔夫在幽幽吟唱,孤鸿在空中哀鸣。美好的景境难道不让人快乐吗?但思虑却难以割舍。站在高处想要放松自己,反而让远方的思念愈发浓厚。归流的水流宽广无边,舟行其上,曲折而过。
注释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湖南省,是湘江的源头之一。
- 浚倾奔:浚,指水流的激荡;倾奔,形容水势汹涌。
- 空旷:形容水面辽阔、开阔。
- 泓澄:泓,指深而清的水;澄,清澈。
- 高馆:高大的楼阁。
- 轩霞表:轩,指高处;霞表,意为霞光映照的表面。
- 霁:天晴。
- 尘埃:指水面清澈,没有杂质。
- 杳杳:形容声音远而微弱。
- 羁鸿:被拘束的鸿雁,象征游子或漂泊者。
- 豫:快乐。
- 虑分:思虑的分离。
- 升高欲自舒:想要在高处放松自己。
- 洄:回流,指水流的回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柳宗元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创作于柳宗元贬谪期间,他被贬至永州,心中常怀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湘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的忧患意识与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清丽的山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思与情感。诗中开篇即以“九疑浚倾奔”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奔涌与蜿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高阁和危楼,表现出高远的情怀与对自然的崇敬。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加细腻,秋日的晴朗与水面的清澈,渔父的吟唱与孤鸿的哀鸣,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诗中“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境的享受与内心思虑的矛盾,仿佛在美丽的自然中,思绪又被远方的牵挂所缠绕。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令人深思。最后的“泛舟绝沿洄”一句,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悟融合,表现了他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描绘了九疑山水流的形态,表现出水流的力量与自然的美。
-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水面广阔而宁静,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描写高阁与危楼的雄伟,表现出高远的视角。
-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描绘了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心情的愉悦与清新。
-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秋天的阳光照射在清澈的水面上,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渔夫的吟唱与孤鸿的哀鸣,增添了景致的生动与情感的深邃。
-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与内心的思虑矛盾。
-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想要在高处放松自己,却又思念远方。
-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描绘漂流的舟船,象征着自由与人生的航行。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拟人:渔父的吟唱与羁鸿的哀鸣仿佛赋予自然生命。
- 对仗:如“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同时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种景与情的结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展现了柳宗元独特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与自由,代表着诗人的情感与思维。
- 山: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 渔父与孤鸿:代表自然中的生命,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疑浚倾奔”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水流的奔涌
B. 山的高大
C. 天空的晴朗 -
诗中“境胜岂不豫”的含义是什么? A. 美好的景色让人快乐
B. 远方的思念难以割舍
C. 自然的宁静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出对自由的向往? A. 渔父
B. 舟船
C. 高阁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柳宗元 vs. 王维:两者均擅长山水诗,但柳宗元的诗更显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注重意境的渲染。
- 柳宗元 vs. 杜甫:柳宗元描绘自然与思考人生,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
参考资料
- 《柳宗元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