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
魏了翁
不把英雄彀,移为仕进媒。
邑獒群怪吠,灶婢亦惊猜。
且效功成退,宁须兴尽回。
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的不同看法,认为不应该把他们捧得太高,而是要让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面对社会的种种流言蜚语,连那些庸俗的人也开始惊慌失措。我们应该效仿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宁愿选择在达到目标后退隐,也不要过于追求名利。毕竟,世间的荣华富贵终究会有谢幕的一天,能够早早归来,是一种智慧。
注释:
- 不把英雄彀:不把英雄的名声和地位过于抬高。
- 邑獒:指地方上的恶犬,象征那些无理取闹的人。
- 灶婢:家中的女仆,指普通人。
- 功成退:指成功后选择隐退。
- 芸芸:指芸芸众生,象征普通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英雄”与“功成退”体现了对名利的思考,反映了魏了翁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在崇庆府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仕途的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求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诗歌鉴赏: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英雄的见解,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过度追求。诗的开头就以“英雄”引入,表明作者对英雄的态度,认为不应过于捧高,而要让其回归自我,追求真实的理想。这种看法与当时普遍的“功名利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思想深度。
接着,作者提及“邑獒群怪吠”,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上不理智的声音,暗示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总会伴随着质疑与困扰,而这些声音往往是来自那些缺乏见识的普通人,甚至是身边的家仆。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反思。
最后,诗中提到“且效功成退”,引导读者思考成功的意义,强调了隐退的智慧,表现了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新审视。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透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又有对个人选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魏了翁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立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把英雄彀:强调不应将英雄的地位抬得太高。
- 移为仕进媒:暗指不应把英雄作为升迁的工具。
- 邑獒群怪吠:描绘出社会上那些无理取闹的人。
- 灶婢亦惊猜: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受到影响,表现社会的紧张气氛。
- 且效功成退:提倡成功后选择隐退,而非继续追名逐利。
- 宁须兴尽回:表明不必因名利而过度消耗自己。
- 芸芸终有谢:人生无常,荣华富贵终将归于平淡。
- 赢得早归来:强调早日归隐是一种智慧与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邑獒”比喻那些无知的批评者,增添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称之美,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对对英雄的盲目崇拜,提倡在成功后选择隐退,以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人们心中的楷模。
- 邑獒:象征社会上无知的声音,批判那些不理智的行为。
- 灶婢:代表普通百姓,反映社会的普遍反应。
- 功成退:象征成功后的智慧选择,暗示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把英雄彀”中“彀”字的意思是? A. 高
B. 低
C. 拿捏
D. 不知道 -
“邑獒群怪吠”中“邑獒”指的是? A. 英雄
B. 凶狠的狗
C. 平民
D. 官员 -
诗中提到的“且效功成退”是指? A. 继续追名逐利
B. 成功后隐退
C. 不在乎名利
D. 不知道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省与社会的批判,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表达。魏了翁的细腻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