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参政挽诗》

时间: 2025-01-19 15:29:34

党论危疑日,几微细补缝。

平舟行浪稳,暖气拆冰融。

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

人才关国本,谁念昔培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费参政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党论危疑日,几微细补缝。
平舟行浪稳,暖气拆冰融。
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
人才关国本,谁念昔培封。

白话文翻译:

在党争激烈的日子里,微小的事情都显得格外重要。
稳定的小船在波浪中航行,温暖的气息融化了冰雪。
风雨中千家万户的屋子,在无情的天气中摇摇欲坠,
而那一坛酸咸的酱料,正如国家的根本,
谁还会记得当年培植人才的重要呢?

注释:

  • 党论:指政治上的党派争论。
  • 危疑日:危机与疑虑并存的日子。
  • 几微细补缝:微小的事情都需仔细处理,形容政治斗争的复杂。
  • 平舟:平稳的小船,象征在动荡中保持稳定。
  • 暖气拆冰融:暖气使冰融化,形容和谐与温暖的环境。
  • 风雨千閒屋:风雨交加中,千家万户的屋子受到了威胁。
  • 酸咸一鼎瓮:比喻国家的根本就像一坛酱料,暗示着民生的重要。
  • 人才关国本: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 昔培封:指过去对人才的培养与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1224年-1296年),字子明,号少游,南宋诗人,擅长诗文,政治上也颇有建树。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社会时事为题材,表达自己的忧虑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党派斗争激烈的时期。魏了翁作为政治人物,深感国家形势的危急,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以及对人才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费参政挽诗》通过对困扰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才的重视。首联通过“党论危疑日”揭示了当时政治争斗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关切。接下来的两联以“平舟行浪稳”与“暖气拆冰融”对比,展现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保持稳定与和谐的必要性,反映出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最后两句更是点出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整首诗意境深远,字句简练而意味深长,展现了魏了翁作为一位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兼具了社会责任感与文学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党论危疑日:勾画出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暗示危机四伏。
  2. 几微细补缝:强调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任何细节都值得注意。
  3. 平舟行浪稳:借小船航行的比喻,表达在动荡中求得稳定的愿望。
  4. 暖气拆冰融:象征着温暖与和谐,有助于打破困境。
  5. 风雨千閒屋:描绘出社会的脆弱与不安,暗示民众的困境。
  6. 酸咸一鼎瓮:通过比喻强调民生的重要性。
  7. 人才关国本:直指人才是国家的基石,具有警示意义。
  8. 谁念昔培封:反思过去对人才的重视,质疑现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舟行浪稳”,通过船的比喻来表现稳定的重要性。
  • 对仗:如“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人才”象征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表现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动荡的政治局势,探讨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怀与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党论:象征政治斗争,暗示社会的不安定。
  • 平舟:象征稳定与安宁。
  • 暖气:象征和谐与温暖的环境。
  • 风雨:象征困境与挑战。
  • 人才:象征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党论危疑日”指的是哪种社会现象?
    A. 和平
    B. 政治斗争
    C. 经济繁荣

  2. “平舟行浪稳”中的“平舟”象征什么?
    A. 动荡
    B. 稳定
    C. 孤独

  3. 诗中提到“人才关国本”,说明了什么?
    A. 人才不重要
    B. 国家需要重视人才
    C. 人才只在和平时期重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心社会与人才的流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魏了翁的《费参政挽诗》更注重社会责任与现实问题的探讨,而李白则偏向于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可供参考的宋代诗歌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了解诗歌发展的历史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