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远山》

时间: 2025-01-04 11:07:30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

前岭与後峰,翠色浓复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
前岭与後峰,翠色浓复淡。

白话文翻译:

远山重叠如插入云层,远望去却无法停留片刻。
前面的山岭与后面的山峰,色彩浓郁又渐显淡薄。

注释:

字词注释:

  • 插云:形容山峰高耸,仿佛插入了云朵。
  • 千万重:形容山的层峦叠嶂,重重叠叠。
  • 一望不可暂:远望过去,看不清楚,无法停留。
  • 前岭:指前面的山岭。
  • 後峰:指后面的山峰。
  • 翠色:指青绿色,形容山的颜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引用的典故,但“远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目标,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脱俗,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湖边时的所感所思,反映了他对远山景色的赞美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出他渴望逃离世俗烦恼、融入自然的心情。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远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深邃。首句“插云千万重”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高耸,给人以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此句不仅构建了视觉的高度,也暗示了自然的深邃与神秘。紧接着的“一望不可暂”,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远山的渴望与不可触及,仿佛在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的两句“前岭与后峰,翠色浓复淡”,则在色彩的对比中增添了层次感。前面的山岭色彩浓郁,后面的山峰则显得淡薄,既体现了空间的深远感,也表达了山色的变化。诗中运用了“浓”和“淡”这一对比,表现了远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梅尧臣通过远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悟,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插云千万重:山峰高耸,仿佛插入了云层,给人一种层次感。
  • 一望不可暂:远望之下,无法停留,体现出距离感和不可触及的美。
  • 前岭与後峰:对比前后山岭,突出空间的深邃。
  • 翠色浓复淡:层次分明的色彩变化,表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插入云层,形象生动。
  • 对仗:前岭与后峰、浓复淡,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意象:远山意象富有深意,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丽自然的欣赏与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山:象征理想与目标,代表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象征虚无与高远,暗示理想的不可及。
  • 翠色:代表生机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插云千万重”是形容什么? A. 山峰高耸
    B. 云层密集
    C. 远方的景色
    D. 河流蜿蜒

  2. “前岭与后峰,翠色浓复淡”中“浓”与“淡”是用来描绘什么? A. 山的形状
    B. 山的颜色
    C. 山的高度
    D. 山的历史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人生的叹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远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梅尧臣更加强调远山的层次与不可触及的理想,而王维则通过夜色的描绘展现了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