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二 冬至》

时间: 2025-01-19 14:55:54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

暖回琼管。

斗自东方转。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

看宫线。

但长相见。

爱日如人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开始悄然到来,早开的梅花已经感受到春风的轻抚。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日头从东方升起。白马和青袍,切莫像铜驼一样依恋过去的荣华。只愿在这里多相见,爱日如同人们的愿望一样美好。

注释:

  • 青阳:春天的阳光,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早梅:指早开的梅花,表示冬至时节梅花开始绽放,象征希望。
  • 琼管:指乐器,象征温暖和欢乐的气氛。
  • 斗自东方转:指日出,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铜驼:古代的骆驼,象征着旧日的繁华与情感的依恋。
  • 宫线:指宫女的线,象征着相聚的机会。
  • 爱日如人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赵彦端作为宋代文人,受到了当时文风的影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点绛唇 其二 冬至》创作于冬至之际,冬至是岁末的重要节气,象征着阳光的回归和生命的延续。诗人在这个时节写下此词,表现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其二 冬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开头一句“一点青阳”,便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梅花的早开,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冬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诗中提到“暖回琼管”,通过乐器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气氛,仿佛春风已经开始轻轻吹拂。接下来“斗自东方转”则描绘了晨曦初现,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新的希望。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这句则带有一种对旧日繁华的告别,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过去的辉煌,而应展望未来。最后一句“爱日如人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诗人以此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给人以启迪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点青阳:暗示春天的阳光刚刚显露,带来了温暖的气息。
  • 早梅初识春风面:早开的梅花开始感受到春风的轻抚,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暖回琼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 斗自东方转:日出东方,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
  •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过去的辉煌,应珍惜眼前。
  • 看宫线:暗示相聚的时刻,表达对相见的期待。
  • 但长相见:希望能够长久相聚,珍惜彼此的存在。
  • 爱日如人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阳”比喻春天的阳光,表现出春天的温暖。
  • 拟人:如“早梅初识春风面”,使梅花具有人性,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哲理。

意象分析:

  • 青阳: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早梅:代表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琼管:象征着欢乐和温暖的氛围。
  • 白马青袍:象征着高贵与理想的追求。
  • 铜驼:代表对往昔繁华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点青阳”中的“青阳”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阳光
    • B. 春天的阳光
    • C. 夏天的阳光
    • D. 秋天的阳光
  2.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中的“铜驼”象征着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旧日的繁华
    • C. 未来的希望
    • D.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提到的“暖回琼管”意味着什么?

    • A. 冷酷的环境
    • B. 温暖的气氛
    • C. 忧伤的情感
    • D. 失落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向往,与《点绛唇 其二 冬至》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春天的气息,与赵彦端的作品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