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卧着避开残余的暑气,天上白云悠然飘荡。
心情如此愉悦,饮酒并非无意义。
月光洒落在秋露之上,竹林的声音伴随着夜泉的涌动。
凉风轻轻拂过衣袖,这份情意又该向谁诉说呢?
注释:
- 林卧:指在树林中卧躺,享受自然的清凉。
- 残暑:夏季最后的炎热气候。
- 白云长在天:形容天空中白云飘荡,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赏心:令人愉悦的心情。
- 非徒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意指饮酒有其意义。
- 月色遍秋露:月光洒在秋天的露珠上,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气氛。
- 竹声兼夜泉: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与夜晚泉水流淌的声音交融在一起。
- 凉风怀袖里:凉爽的风轻轻拂过衣袖,令人感到舒适。
- 兹意与谁传:此时此刻的情感想要与谁分享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嶷,唐代诗人,字子容,号云长。李嶷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身处林中,避暑消夏,借此机会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林园秋夜作》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首句“林卧避残暑”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树林中卧躺,享受着秋天逐渐消退的暑气,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和向往。接下来的“白云长在天”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新宁静的环境氛围,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饮酒的行为不仅是为了消遣,更是与自然融洽的共鸣。月光洒落在秋露上,竹声与泉水的交融,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最后一句“兹意与谁传”则引发了思考,诗人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内心的情感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卧避残暑:在树林中躺下,避开了最后的炎热。
- 白云长在天:天空中飘荡着悠闲的白云。
- 赏心既如此:如此愉悦的心情。
- 对酒非徒然:饮酒并不是无意义的行为。
- 月色遍秋露:月光洒遍了秋天的露珠。
- 竹声兼夜泉:竹林的声音和夜晚泉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凉风怀袖里:凉爽的风轻轻拂过衣袖。
- 兹意与谁传:这份情感想要与谁分享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如“月色遍秋露”描绘了秋夜的宁静。
- 对仗:如“竹声兼夜泉”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凉风怀袖里”,让自然更具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时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避世。
- 白云:代表自由与悠然自得。
- 月色:象征光明与希望。
- 秋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竹声:象征清雅与自然的和谐。
- 夜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白云长在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暴风雨来临
B. 悠闲宁静
C. 昏暗无光
答案: 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竹声兼__”是指什么声音? 答案: 夜泉
-
判断题:这首诗描绘的场景是在春天。(对/错)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感,但王维更多地关注于山水的壮丽与寂静。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人间的亲情与思念,虽然同样有秋夜的意境,但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嶷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