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团儿》

时间: 2025-01-06 12:02:28

绿杨枝畔莺声细。

强临妆、珠帘半启。

燕子团风,梨花舞雪,映香侵袂。

园林一带韶华媚。

最难堪、病馀憔悴。

青鬓慵梳,黛眉著画,和衣重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团儿
作者: 钱洁〔清代〕

绿杨枝畔莺声细。强临妆珠帘半启。
燕子团风,梨花舞雪,映香侵袂。
园林一带韶华媚。最难堪病馀憔悴。
青鬓慵梳,黛眉著画,和衣重睡。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杨树枝头,黄莺的鸣叫细腻悠扬。
我强打精神,轻轻拉开珠帘一半。
燕子在风中飞舞,梨花如雪般飘落,香气袭人,侵入我的衣裳。
园林中一片春光明媚,最难忍受的是我病后憔悴的模样。
青丝懒得梳理,黛眉随意描画,依旧身着衣衫沉沉地重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团儿:词牌名,常用于描写柔美的情感。
  • 莺声细:指黄莺的叫声细腻,形容春天的气息。
  • 妆珠帘:指装饰有珠子的窗帘,象征着女子的妆容。
  • 侵袂:指香气侵入衣袖。
  • 韶华:指美好的春光或年轻的时光。
  • 青鬓:指青色的头发,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年轻。
  • 黛眉:黑色的眉毛,形容女子的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象与女子的愁苦,反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情境与情感的交织,显示出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洁,清代女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她的作品多体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玉团儿》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女性地位变迁的时期。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女子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玉团儿》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与女性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绿杨枝畔莺声细”引入,勾勒出春天的温柔与生机。黄莺细腻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勾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接着“强临妆珠帘半启”中的“强”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尽管心情沉重,仍旧要面对生活的琐事。

“燕子团风,梨花舞雪,映香侵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燕子轻盈地飞舞,梨花如雪般飘落,香气四溢,令人心醉。然而,紧接着“园林一带韶华媚”,却转入了诗人的自我反思,感叹自己在春光中依旧感到病后憔悴,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自我状态的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脆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青春、生命和爱情的思考。诗中对细节的生动描写与情感的深邃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清新的韵味与无奈的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杨枝畔莺声细:描绘春天的景象,绿杨树枝上黄莺啼鸣,气氛柔和。
  2. 强临妆珠帘半启:诗人试图打扮自己,开启窗帘,表现出一种努力迎接生活的态度。
  3. 燕子团风,梨花舞雪,映香侵袂:燕子在风中飞舞,梨花如雪般飘落,弥漫的香气沁入衣袂,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4. 园林一带韶华媚:春天的景色充满魅力,却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忧愁。
  5. 最难堪病馀憔悴:病后的虚弱与憔悴让诗人倍感痛苦,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6. 青鬓慵梳,黛眉著画,和衣重睡:诗人懒于梳理头发与化妆,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倦怠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比作雪,形象地传达出其轻盈的美。
  • 拟人:燕子在风中飞舞,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动感。
  • 对仗:如“青鬓慵梳,黛眉著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女性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诗人借助春天的韵味,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莺声:代表春天的温柔与生命的活力。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快乐。
  • 梨花:美丽而脆弱,代表青春的短暂。
  • 青鬓、黛眉: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青春,但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团儿》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钱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绿杨枝畔莺声细”主要描绘的是哪一种景象?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3.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 A) 燕子团风
    B) 青鬓慵梳
    C) 梨花舞雪
    D) 和衣重睡

答案

  1. B) 钱洁
  2. C) 春天
  3. B) 青鬓慵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写春天的美景与生机。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对比

《春晓》《玉团儿》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描写景色的生动与自然,后者则通过春日的景象展现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生活的无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视角与诗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