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
时间: 2025-01-20 00:3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 作者:晁补之(宋代)
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
二更无人声,骑马黄河沙。
误缘柳滩中,寻炬知田家。
道有转徙人,襁负依丘麻。
鸡鸣不安枕,彷佛墟里斜。
秋瓜抱子母,荞麦亦已华。
赖兹野物登,尔辈生有涯。
夜宿冠氏驿,旅衾魂梦嘉。
明发萦长版,晚开堂邑衙。
秋阳此方炽,流汗沾巾纱。
处阴甘吾愿,聊逸岂在多。
有风东北来,惨惨飞雨加。
顷时异晦明,稍瞩天表霞。
仆夫为我言,涂梗绝行车。
且还解吾褚,中林侣群鸦。
诗书维永夕,蚤作从复赊。
岂不有王事,奈此仆夫何。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北京城,行李被安置在客船上。
二更时分没有一点声音,我骑马走在黄河的沙滩上。
误打误撞走到柳树的滩涂,点亮火炬寻找田家。
路上遇到一些迁徙的人,背着麻袋依靠在丘陵上。
鸡鸣声扰人安眠,仿佛在荒村的斜坡上。
秋天的瓜果抱着子女,荞麦也已经开花。
靠着这些野生的东西,我与你们的生命有限。
夜里住在冠氏驿站,旅途的被褥让人梦幻美好。
清晨出发时,长长的帆船在我心中萦绕,傍晚时分走入县衙。
秋阳在这里炙烤,汗水沾湿了我的巾帕。
待在阴凉处是我的愿望,闲逸又何必多言?
风从东北吹来,冷冷的雨夹杂着。
刚才的黑暗和明亮交替,稍稍抬头看见天边的霞光。
仆人告诉我,路上泥泞难行。
不如解开我的衣裳,在林间与群鸦为伴。
诗书常常在晚上完成,早早地做了又延迟。
难道没有王事需要我去做吗?但这仆人又能如何?
注释
- 晡时:指下午,傍晚。
- 槎:小船。
- 骑马黄河沙:骑马行走在黄河的沙滩上。
- 误缘:意外地遇到了。
- 襁负:背着,形容背负的样子,多指婴儿。
- 鸡鸣不安枕:鸡叫声使得难以安眠。
- 秋瓜抱子母:秋天的瓜果抱着子。
- 旅衾魂梦嘉:旅途中使用的被褥与美好的梦境。
- 涂梗绝行车:路面泥泞,难以通行。
- 岂不有王事:难道没有国事需要我去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允和,号少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常常描绘乡村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晁补之前往棣州参加进士考试的途中,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一时期,科举考试是士人追求仕途的主要途径,因此诗中反映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期盼。
诗歌鉴赏
《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是一首描写旅行与人生思考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思索。开头的“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行旅的孤寂。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无声,骑马走在黄河沙滩上的静谧感,传达出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在诗中,诗人不断与自然景象互动,秋瓜与荞麦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丰收的景象,也隐含了生活的苦与乐。对“鸡鸣不安枕”的描写则折射出他内心的烦扰与思虑。夜宿驿站的情景,带有一种归属感和温暖,但随之而来的“明发萦长版,晚开堂邑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责任。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与人事交融,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道路时的复杂情感。整体来看,晁补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望与对过往的回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晡时北京城:描绘了诗人旅行的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时空感。
- 行李上客槎:表现出他在路途中的漂泊与无助。
- 鸡鸣不安枕:通过动物的叫声,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虑。
- 仆夫为我言:表明他对仆人的依赖与情感的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瓜抱子母”,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富有生活气息。
- 对仗:如“明发萦长版,晚开堂邑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中主要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黄河沙: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秋瓜:象征着丰收,代表着生活的希望。
- 鸡鸣:暗示生活的琐碎与不安。
- 林间群鸦: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一种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晡时”指的是哪个时间?
- A. 上午
- B. 下午
- C. 晚上
- D. 凌晨
-
“鸡鸣不安枕”中的“鸡鸣”指的是什么?
- A. 鸡叫声
- B. 鸡的习性
- C. 乡村生活
- D. 早晨的宁静
-
诗人骑马走在何处?
- A. 北京城中
- B. 河边
- C. 黄河沙滩
- D. 山间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但晁补之更侧重于个人的旅途与内心感受,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事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描绘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诗人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