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搢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馀庆在,子舍日骎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他的足迹遍及了半个天下,名声却在士人之间逐渐淡化。那些有地位的人争相拉拢他,但岁月却悄然无息地侵蚀着他。后辈们崇尚时尚,导致这位前辈最终沉没于历史的潮流之中。只有他留下的余庆依然在,像他的子孙在那儿勉力前行。
注释:
- 踪迹:足迹、行踪。
- 士林:士人的圈子,指有文化、有地位的人群。
- 搢绅:指有地位的文人或官员。
- 汲引:拉拢、提携。
- 陆沉:指沉没于陆地,比喻被遗忘或失去光彩。
- 斯人:指这位前辈。
- 余庆:指他留下的好名声和影响。
- 骎骎:马奔跑的样子,形容子孙的奋发向上。
典故解析:
“士林”指的是士人的社交圈,在古代,士人以文才和品德为重,诗中表现出对士人世界的反思。 "陆沉"常用于形容有才能的人被社会遗忘,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往日辉煌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人情世故,常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尤其是对后辈对前辈的不尊重和对传统的忽视。通过对上官文季的追思,诗人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对逝去岁月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前辈被社会遗忘的情景,运用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上官文季的成就与影响,后半部分则表现出后辈对其的冷漠与追求时尚的趋势。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踪迹半天下”与“陆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感叹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才被社会忽视的悲哀。
诗中“搢绅争汲引”的描写,揭示了权力与人情的复杂关系,暗示即使在有地位的人中间,真正的才华和德行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诗末的“子舍日骎骎”则充满了希望与无奈,虽然前辈的光辉被掩盖,但后代仍在努力前行,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踪迹半天下:形容上官文季的影响力广泛,行踪遍及大地。
- 声名落士林:他的名声在士人的圈子里逐渐减弱,表现出社会对他的冷淡。
- 搢绅争汲引:有地位的人争相提携他,显示他曾经的受重视。
- 岁月漫侵寻:时间悄然流逝,侵蚀着他的影响力与记忆。
- 后辈尊时尚:后来的年轻人崇尚流行与新潮,而忽视传统。
- 斯人竟陆沉:这位前辈最终被历史淹没,象征着人才的被遗忘。
- 只言馀庆在:只剩下他的余庆,表现出对他影响的感慨。
- 子舍日骎骎:后代子孙仍在努力,展现出一种希望和奋斗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突出时光的流逝和社会的冷漠。
- 拟人:岁月“漫侵寻”,赋予时间以人的特征。
- 比喻:用“陆沉”比喻人才被埋没,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前辈的追思,以及对后辈不理解传统的无奈。诗人通过上官文季的故事,反映出对人才被遗忘的深切忧虑,传递出希望后代能够铭记历史、尊重传统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踪迹:象征着个人的成就与影响。
- 士林:代表士人阶层及其对人才的态度。
- 搢绅: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岁月:时间的流逝,反映出人事的变迁。
- 陆沉:象征被遗忘与淹没的命运。
- 余庆:象征着前辈的影响与遗产。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态度和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踪迹半天下”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旅行经历
b) 上官文季的影响力
c) 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后辈尊时尚”中的“时尚”指的是什么? a) 传统文化
b) 当前的流行风潮
c) 古代的名士 -
诗人对上官文季的态度是? a) 赞美和怀念
b) 冷漠和无视
c) 羡慕和嫉妒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吕的《挽上官文季直》更多地关注历史和人物的遗忘,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饮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
以上是对李吕的《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的全面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