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堂堂白日去如何,搔首西风客感多。
尺地寸天今版籍,披荆斩棘古关河。
雪山轻重关严武,粤国兴衰问赵佗。
莫漫请缨谈壮志,登坛三十已蹉跎。
白话文翻译
白天渐渐流逝,我该如何面对?
不禁抚首,西风送来许多感慨。
这片土地虽小,天道却难以掌握,
我披荆斩棘,走过古老的关河。
雪山的重压,阻挡了严峻的武器,
粤国的兴衰,又有谁能问赵佗?
不要再空谈壮志,
三十岁时已是蹉跎岁月。
注释
- 堂堂:形容光明正大、气宇轩昂。
- 搔首:形容思索或忧虑,抓头的动作。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或是外部环境的变化。
- 尺地寸天:比喻空间狭小,志向受限。
- 披荆斩棘:形容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 古关河:指古代的关口和河流,象征险阻。
- 赵佗:历史人物,代表了领导和兴衰的典型。
- 蹉跎:指时光流逝而未能有所作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棠,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作风格独特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悟,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堂堂》作于吴棠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时值三十而立之年。此时他可能面临着事业与人生的困惑,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反思的特征。诗人通过描绘白天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开篇“堂堂白日去如何”,立刻引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关注。在这份对时间的无奈中,诗人又不乏自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身世的局限,这种尺地寸天的无奈感在后面的描写中逐渐加深。
“披荆斩棘古关河”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决心,尽管身处险境,仍不放弃追求。接下来的“雪山轻重关严武”则引入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最后两句“莫漫请缨谈壮志,登坛三十已蹉跎”,则是对自己过往的反思与警醒,提醒人们不要空谈理想,而应把握时间,努力进取。这种对时间流逝的叹息与对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堂白日去如何:开篇以疑问句形式,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困惑。
- 搔首西风客感多:引入西风的意象,象征外界环境对内心感受的影响,表现诗人的思考。
- 尺地寸天今版籍:描绘局限的环境,表达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披荆斩棘古关河:表现诗人的奋斗精神,尽管困难重重,依然勇往直前。
- 雪山轻重关严武: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 粤国兴衰问赵佗:以历史人物为引,表现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思考。
- 莫漫请缨谈壮志:对空谈理想的批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 登坛三十已蹉跎:自我反省,警醒年轻人珍惜时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披荆斩棘”和“古关河”,形成强烈的节奏感。
- 比喻:用“尺地寸天”比喻人生的局限。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奋斗的关系,强调在有限的人生中应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去追求理想,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
- 西风:代表环境变化与思绪的涌动。
- 尺地寸天:表现人生空间的局限。
- 披荆斩棘:象征奋斗与努力。
- 雪山:象征艰难险阻。
- 粤国:历史的象征,反映国家兴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堂堂白日”意指什么? A. 明亮的白天
B. 时间的流逝
C. 大庭广众
D. 诗人的豪情 -
“披荆斩棘”意为: A. 享受生活
B. 克服困难
C. 休闲娱乐
D. 随遇而安 -
诗中提到的“赵佗”象征: A. 个人理想
B. 国家兴衰
C. 友情
D. 家庭责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探讨了思乡与时间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堂堂》均涉及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更关注个人奋斗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堂堂》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