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山方缱绻,客路复西东。
自念依明世,谁令策隽功。
三杯桑落酒,一棹柳花风。
别后诗应好,吟成寄短筒。
白话文翻译:
我在家乡的山水之间留连不舍,而旅途又让我东奔西跑。
我自问在这世间,谁来鼓励我去追求功名?
三杯桑树果酿成的美酒,伴随着一只桨划开的柳花微风。
分别之后,写诗应该很不错,我会将诗作寄送在短筒里。
注释:
- 缱绻:恋恋不舍,形容对家乡的眷恋。
- 客路:旅途,指离开家乡的路。
- 明世:即现实世界,强调作者的处境。
- 策隽功:追求功名利禄。
- 桑落酒:用桑果酿成的酒。
- 寄短筒:将诗作寄送,短筒指简易的信件或诗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约961-1030),字子中,宋代诗人,性情潇洒,在诗词上有独特的见解,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施枢与一位僧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及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挣扎。
诗歌鉴赏:
《留别诗僧》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的感慨,展现了施枢内心的挣扎与困惑。第一句“家山方缱绻”,以“缱绻”二字,生动描绘了他对故土的依恋,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接着“客路复西东”则反映了他在外漂泊无依的状态,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随着诗的展开,施枢自问“谁令策隽功”,可见他对功名的思考与质疑,似乎在反问世俗的压力与期待。接下来的“酒”和“风”则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别后诗应好,吟成寄短筒”则传达出一种乐观的情绪,尽管离别,但他依然希望通过诗歌与友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施枢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风采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山方缱绻:在家乡的山水间依依不舍。
- 客路复西东:旅途让我来来回回,无法安定。
- 自念依明世:我在思考这个现实世界。
- 谁令策隽功:是谁在推动我去追求功名?
- 三杯桑落酒:饮用三杯用桑果酿的酒。
- 一棹柳花风:划桨在柳花飘舞的微风中。
- 别后诗应好:离别之后,写诗应该很不错。
- 吟成寄短筒:我的诗作会寄送给你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家山”与“客路”,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离别的感觉与饮酒、春风相结合,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
- 拟人:将“明世”赋予思考的能力,使世俗的压力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故乡与流亡、功名与内心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惋惜,同时也表现出对诗歌寄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山:象征归属与情感的根基。
- 客路:代表漂泊与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
- 桑落酒: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细腻的情感。
- 柳花:春天的象征,寓意生命的流动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施枢的《留别诗僧》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功名的追求
C. 离别的惆怅
D. 以上皆是 -
“三杯桑落酒”中的“桑”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花朵
C. 果实
D. 河流 -
诗中提到的“明世”是指什么? A. 现实世界
B. 梦想
C. 过去
D. 未来
答案:
- D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施枢的《留别诗僧》更注重离别的情感,而陶渊明则强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施枢与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