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时间: 2025-01-04 12:52:37

津头微迳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

黄草庵中疏雨湿,白头翁妪坐看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津头微迳望城斜,
水落孤村格嫩沙。
黄草庵中疏雨湿,
白头翁妪坐看瓜。

白话文翻译:

在渡口的小路上,微微向城边延伸,
水退去后,孤零零的村庄显露出嫩黄的沙土。
在黄草庵中,稀疏的雨水打湿了地面,
白发的老翁和老婆婆坐在一起,看着瓜果成熟。

注释:

字词注释:

  • 津头:渡口,河边的码头。
  • 微迳:小路,微小的道路。
  • 望城斜:远望城镇,视线斜倾。
  • 水落:水退去,指河水因干旱或其他原因而减少。
  • 孤村:孤零零的村庄,形容村庄偏远。
  • 格嫩沙:嫩沙,指河床上新露出的沙土。
  • 黄草庵:用黄草搭建的庵堂。
  • 疏雨湿:稀疏的雨水使地面变湿。
  • 白头翁妪:白发的老人和老妇。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田园风景,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承旭,号秋水,宋代词人和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南渡。贺铸的诗词以清新淡雅、情景交融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野步》作为贺铸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田园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中,贺铸通过这样的诗作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诗歌鉴赏:

《野步》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中展现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第一句“津头微迳望城斜”,引导读者置身于一个渡口,随着小路向城镇延伸,仿佛在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接着“水落孤村格嫩沙”则通过水位的变化,展现出村庄的孤寂与自然的变化,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黄草庵中疏雨湿”,描绘了庵堂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湿润,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最后一联“白头翁妪坐看瓜”,则通过老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与幸福。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气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津头微迳望城斜: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从小路可以看到城镇的轮廓,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水落孤村格嫩沙:水位的下降,露出了沉睡的沙土,孤村的映衬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
  • 黄草庵中疏雨湿:黄草庵在雨中显得湿润,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宁静。
  • 白头翁妪坐看瓜:老夫妇的闲适生活,体现了田园的安详与幸福。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例如“白头翁妪”是对老年夫妇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温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津头: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汇点。
  • 孤村: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黄草庵:代表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白头翁妪:象征着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津头微迳望城斜”中的“津头”指的是: A) 水岸
    B) 渡口
    C) 山顶
    D) 城市

  2. 本诗中描绘的“黄草庵”主要体现了: A) 繁华
    B) 田园生活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D) 城市的喧嚣

  3.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 A) 对战争的控诉
    B) 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渡口
  2. B) 田园生活的宁静
  3. B) 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贺铸的《野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题材上都涉及到自然与乡村生活,但贺铸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都有各自的艺术魅力,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