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30:53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

白话文翻译:

树下树上没有落花,晴天里斑鸠欢快地呼唤着傍晚的晴朗。新茶刚刚放入小茶盏,因此有黄鹂鸟来鸣叫一声。

注释:

  • 树底树头:指树的下部和上部。
  • 无落英:没有落花。
  • 晴鸠:晴天里的斑鸠。
  • 得得:形容声音连续不断。
  • 唤晚晴:呼唤傍晚的晴朗天气。
  • 玉芽:指新茶。
  • 小分盏:小茶盏。
  • 鶬鹒:黄鹂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旅途中即将到达宋地时所作,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感受到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的期待和喜悦。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首句“树底树头无落英”,通过“无落英”表达了季节的转换,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第二句“晴鸠得得唤晚晴”,用“晴鸠”的欢快叫声来象征晴朗的天气,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第三句“玉芽方入小分盏”,通过“玉芽”和“小分盏”的意象,展现了品茶的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品味。最后一句“故有鶬鹒来一鸣”,以黄鹂鸟的鸣叫作为结尾,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和音乐美,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的预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无落英”表达了季节的转换,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 第二句用“晴鸠”的欢快叫声来象征晴朗的天气,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
  • 第三句通过“玉芽”和“小分盏”的意象,展现了品茶的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品味。
  • 最后一句以黄鹂鸟的鸣叫作为结尾,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和音乐美,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的预兆。

修辞手法:

  • 拟人:“晴鸠得得唤晚晴”中的“唤”字赋予了晴鸠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象征:黄鹂鸟的鸣叫象征着美好的预兆,增添了诗的深层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喜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树底树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季节的转换。
  • 晴鸠:象征晴朗的天气和作者内心的喜悦。
  • 玉芽:象征新茶和生活的雅致。
  • 鶬鹒:象征美好的预兆和诗的音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鸠得得唤晚晴”中的“晴鸠”象征什么? A. 晴朗的天气 B. 傍晚的晴朗 C. 斑鸠的叫声 D. 季节的转换

  2. 诗中“玉芽方入小分盏”中的“玉芽”指什么? A. 新茶 B. 玉石 C. 花朵 D. 鸟蛋

  3. 诗中“故有鶬鹒来一鸣”中的“鶬鹒”是什么鸟? A. 黄鹂鸟 B. 斑鸠 C. 麻雀 D. 燕子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心境。

诗词对比:

  • 吴则礼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吴则礼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