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次韵》
时间: 2025-01-04 09:47: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 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 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
白话文翻译
薰炉虽好但非我所欲,唯有古铜鼎的三足让我怜爱。 手中持有一瓣香,非同凡响,传话给这位君子,让他震惊世俗。 快快烧起珍贵的香料,放在床上,枕上香气悠长。 似乎马曹真的不懂,不唤此君来闻这妙香。
注释
- 薰炉:香炉,用于焚香。
- 古铜:古代的铜制品,此处指古铜鼎。
- 鼎三足: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通常有三足。
- 一瓣:指一片香料或花瓣。
- 碌碌:平凡,无特色。
- 笃耨:珍贵的香料。
- 齁齁:形容香气浓郁。
- 马曹:指马曹官,古代官职,此处泛指不懂香道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世俗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享受香道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诗中“薰炉好妙非吾欲”一句,表明诗人对世俗的香炉并不感兴趣,而“古铜惟怜鼎三足”则表达了对古朴器物的偏爱。后文通过“手中一瓣非碌碌”和“传语此君惊世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最后两句“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则讽刺了那些不懂香道的人,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薰炉好妙非吾欲:诗人对世俗的香炉并不感兴趣。
- 古铜惟怜鼎三足:表达了对古朴器物的偏爱。
- 手中一瓣非碌碌:强调手中香料的非凡。
- 传语此君惊世俗:希望有人能理解并震惊世俗。
- 快烧笃耨置一床:描述享受香道的情景。
- 枕上齁齁气味长:香气悠长,令人陶醉。
- 似是马曹真未会:讽刺不懂香道的人。
- 不唤此君闻妙香:期待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薰炉”与“古铜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古朴器物的偏爱。
- 拟人:“传语此君惊世俗”中的“传语”赋予了香料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香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薰炉:象征世俗的香道。
- 古铜鼎:象征古朴和高雅。
- 一瓣:象征非凡的香料。
- 笃耨:象征珍贵的香料。
- 齁齁:象征浓郁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铜惟怜鼎三足”中的“鼎三足”指的是什么? A. 香炉 B. 古代的铜鼎 C. 花瓶 D. 酒杯
-
诗中“传语此君惊世俗”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希望有人能理解并震惊世俗 B. 希望有人能分享香料 C. 希望有人能欣赏古铜鼎 D. 希望有人能享受香道
-
诗中“似是马曹真未会”中的“马曹”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官职 B. 不懂香道的人 C. 诗人自己 D. 香料商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吴则礼《竹炉次韵》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但吴则礼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俗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香道文化》:详细介绍了香道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香道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