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怀
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局的感慨。往昔我与国土相遇,结识知己,恩情深厚。直言不讳如同吐出珍珠,怎知言语也可能像炭火一样吞噬人。回望当年,一次的重视如同重金,而千金的财富却不如一句心里的话。感慨刘孺子(刘邦的儿子)与史皇孙(即史书中的皇孙)的悲伤,心中凄凉。最终无奈之下,无法与武骑同归,只能回到霸陵的园中守望。
注释:
- 畴昔:从前,过去。
- 国土遇:与国家的命运相遇。
- 生平知己恩:一生中有知心朋友的恩情。
- 直言珠可吐:直言不讳的话语如同吐出珍珠。
- 宁知炭欲吞:谁能知道言语也可能带来伤害。
- 一顾重尺璧:一次的重视如同一尺的美玉,价值连城。
- 千金轻一言:千金的财富比不过一句真心的话。
- 悲伤刘孺子:指刘邦的儿子刘盈,感叹他的悲哀。
- 凄怆史皇孙:悲哀的历史中的皇孙。
- 无因同武骑:无缘与武士同行。
- 归守霸陵园:回到霸陵的园中守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慕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咏怀》创作于庾信面临困境和动荡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庾信经历过权力的更迭和个人的失落,诗句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咏怀》通过对友谊、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庾信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强调了与知己之间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则揭示了在真诚表达中可能隐藏的风险,暗示言语的力量与伤害并存。
“重尺璧”与“千金轻一言”的对比,更是突出了一句真心话的重要性,远胜于物质财富的价值。悲叹刘孺子和史皇孙,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似乎在提醒我们,历史的悲剧常常重演,而个人的命运又往往无能为力。
最后的结尾“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谋大计的无奈,选择回归孤独的守望。这让整首诗在情感上更显凄凉,反映了庾信对友情、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时代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畴昔国土遇”:回忆过去与国家的相遇,感慨命运的安排。
- “生平知己恩”:一生中与知己的深厚情谊。
- “直言珠可吐”:直言不讳的美德。
- “宁知炭欲吞”:言语的伤害,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一顾重尺璧”:一次重视的回忆。
- “千金轻一言”:强调真诚话语的无价。
- “悲伤刘孺子”: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 “凄怆史皇孙”:对历史的悲伤和无奈。
- “无因同武骑”:无法与志同道合者同行。
- “归守霸陵园”:选择孤独的守望,反映内心的凄凉。
-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重尺璧”与“千金轻一言”的对比,突出真诚的价值。
- 比喻:用“珠”和“炭”比喻言语的美与伤害。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物质与真诚的价值,庾信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
意象分析:
- 尺璧:象征珍贵的友谊和信任。
- 珠:象征真诚的言辞。
- 炭:象征潜在的伤害。
- 刘孺子、史皇孙:历史人物的悲剧,象征被历史遗忘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孺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儿子? A. 刘备
B. 刘邦
C. 刘璋
D. 刘秀 -
“千金轻一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言辞的重视
C. 对友谊的轻视
D. 对历史的无奈 -
“归守霸陵园”中的“霸陵”指的是? A. 刘邦的陵墓
B. 诗人的家乡
C. 战争的地方
D. 友人的墓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庾信与李白的作品,可以发现庾信的《咏怀》更为内敛,情感深沉,而李白的诗作则多以豪放和奔放著称。两者均反映了个人的命运与情感,但表达风格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