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海棠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一种秾纖态,三郎未必知。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种娇嫩而又丰盈的姿态,三郎未必能理解。波浪将这妃子相比,但她的身材却过于丰腴。
注释:
- 秾纖态:形容女子的娇嫩与美丽,"秾"指丰腴,"纖"指纤细。
- 三郎:可能指代某位年轻男子,诗中未明确指明其身份。
- 妃子:这里比喻海棠花的美丽,"浪将妃子比"意指波浪把花与美人做比较。
- 浓肥:形容女子或花朵的丰满和浓烈。
典故解析:
- 妃子:古代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花朵,常与美好的事物相联系。海棠花常被赋予这样的美丽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明,号白沙,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新见长,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海棠七首》是刘克庄对海棠花的观察与感悟,意在表达对美的欣赏及对自然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自然的描写常常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诗中“秾纖态”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婀娜多姿,既有纤细的美感,又有丰盈的气质,恰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这种并存的美感,使得海棠花在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和自省的情感。诗人借助波浪的动感将海棠与美人相提并论,展现出花的魅力与丰盈。然而,最后一行“妃子太浓肥”却又流露出一丝微妙的遗憾,似乎暗示着对这种丰腴美感的反思与批判。整首诗在轻柔中流露出诗人对美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思考,充满了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种秾纖态:描绘海棠花的状态,形容其既丰腴又纤细的美。
- 三郎未必知:三郎可能是指代某个年轻男子,表达出他对这种美的无知或不解。
- 浪将妃子比:以波浪比喻海棠花,强调了海棠的美丽。
- 妃子太浓肥:表达对这种美的审视,指出其过于丰腴的特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比喻为妃子,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句结构匀称,形成了美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海棠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的欣赏以及对美的内涵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既赞美又反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娇嫩和短暂。
- 妃子:代表女性的美丽和妩媚,常与爱情和欲望相联系。
- 浪:象征自然力量,也隐喻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秾纖态”形容的是什么? A. 男子的英俊
B. 海棠的美丽
C. 风的柔和
D. 水的清澈 -
“三郎未必知”中的“三郎”指的是谁? A. 老人
B. 小孩
C. 年轻男子
D. 诗人自己 -
诗中提到的“妃子”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一位皇后
B. 海棠花
C. 一位普通女子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刘克庄的《海棠七首》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宁静淡雅的山水之美,而后者则聚焦于花的丰盈与娇艳,展示了不同的美学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