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行文章要两全,乾坤回首二千年。
自从孟子七篇后,直到于今有几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德行与文章才能应该兼备,回首过去两千年的历史,似乎从孟子七篇书问世之后,直到现在又有多少真正的贤人呢?
注释
- 德行:指个人的品德和道义。
- 文章:指文才和学问。
- 两全:兼具,双全的意思。
- 乾坤:指天地,象征历史的长河。
- 回首:回顾、回望。
- 几贤:多少贤人,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典故解析:
- 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著作《孟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中提到的“七篇”指的就是《孟子》的七篇主要文章,强调孟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士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献章(约1480年-1544年),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性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陈献章以此诗表达对当时士人德行与才华双全的期望,同时也感叹当代贤人稀缺,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强调了德行与文章的重要性。开篇以“德行文章要两全”点明主题,既指责当时士人的缺失,也寄予希望。诗人通过“乾坤回首二千年”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历史长河中贤人的稀缺,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自从孟子七篇后”,诗人用孟子作为参照,突显出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孟子的德行和文章都具有极高的评价,诗人借此反映出当代的士人未能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语句流畅,蕴含着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文化自觉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德行文章要两全:强调个人应具备的两个重要素质,德行和学问,缺一不可。
- 乾坤回首二千年:借天地之广阔,回顾历史长河,反映历史的深邃与悠久。
- 自从孟子七篇后:以孟子作为历史标杆,指出自孟子以来的贤人数量的稀少。
- 直到于今有几贤:质疑当代是否还存在真正的贤人,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德行文章要两全,乾坤回首二千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借代:通过“孟子七篇”来代表整个儒家思想的高度,突出其重要性。
-
主题思想:
- 全诗围绕“德行与文章”的理想展开,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代士人的期待,揭示了时代对人才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行: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
- 文章:代表着学识和才华。
- 乾坤: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浩瀚。
- 贤人:理想中的高尚人物,具备德行和才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理想人物是什么?
- A. 学者
- B. 贤人
- C. 政治家
-
“乾坤”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天地
- B. 人物
- C. 事件
-
诗人感叹自孟子以来贤人有多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满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陈献章的《答张梧州书中议李世卿人物庄定山》同样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人的追求,但王之涣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陈献章则更侧重于对人文思想的探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显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