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9 16:53:1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王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单于的无奈,单于未向南方放牧,天山下满是席萁。借咏席萁之帘,暗指公门中的竞争并不容易,提醒不要轻易被外人欺骗。看到许多文人聚集在一起,时常寄去五花笺写诗。接着提到海边的小事,像是花烧落的书信,雨水将家门弄得湿漉漉。一朝金凤在庭前降临,应该是虚皇的诏令。最后描绘了宣城四周水面茫茫,草丛覆盖着江城,竹子形成了墙壁。
注释:
- 单于:指匈奴的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
- 席萁:一种植物,古代常用作帘子或装饰。
- 锦江:指一个地区的名字,寓意文人聚集的地方。
- 五花笺:一种精美的信笺,常用来书写诗文。
- 金凤:象征吉祥和权威的鸟类,常用于比喻皇帝的旨意。
- 虚皇:比喻空洞的皇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若水,生于长安,后居于江南,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他的作品清新秀丽,风格独具,常以生活琐事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建为官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王建的《句》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外界的观察。开头的“单于不向南牧马”不仅点明时代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文化的思考。而“席萁遍满天山下”则运用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考与隐喻。诗中“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官场竞争的无奈与警惕。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交织,展现了王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单于不向南牧马”:暗指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南方的关系,表达一种隔阂。
- “席萁遍满天山下”: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警示在官场中竞争的艰难,劝戒小心外人的欺骗。
-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涉及到诗人对文人群体的观察,强调文学的聚集。
- “一朝金凤庭前下”:寓意权威和权力的降临,象征着皇帝的旨意。
-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描绘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北方和南方的对比,展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 隐喻:如“金凤”象征皇权,暗示政治生活的复杂性。
- 意象:通过席萁、江水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观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官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席萁:象征生活的繁荣与官场的竞争。
- 金凤:象征权威与政治的虚幻。
- 水与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单于不向南牧马”意指什么? A. 游牧民族的习惯
B. 诗人对南方的向往
C. 对政治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
“席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荣
B. 官场的竞争
C. 自然的美丽
D. A和B
答案: 1.D; 2.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王建的《句》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使用上均运用了自然元素,但王建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王建研究》
- 《王建诗歌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