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时间: 2024-09-19 21:13:27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白居易 〔唐代〕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白话文翻译:

在水南,秋天已过了一半,风景尚未显得萧条。
皂盖的船只在沙苑回旋,蓝舆的车子悠然驶向洛桥。
我闲来品尝黄菊酒,醉后高唱紫芝的歌谣。
称心如意何必多问,钱财的事不必早起去求。

注释:

  • 皂盖:一种颜色为黑色的船,通常是指小船。
  • 蓝舆:一种青蓝色的车,古代贵族或文人所用。
  • 黄菊酒:以黄菊花酿制的酒,象征清雅和高洁。
  • 紫芝:一种诗歌,或指紫芝草,常用于文人雅集时吟唱。

典故解析:

  • 秋一半:秋天的中段,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 黄菊: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长寿,常与隐士生活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而富有情感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社会、政治、人生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与朋友的交流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提到的“称意”与“黄菊酒”表明他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特有的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态度。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描绘水南的秋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舒适的感受。接着通过“皂盖回沙苑”和“蓝舆上洛桥”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表明他对生活的享受与陶醉,体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最后一句“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则带有一丝幽默与讽刺,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无所谓态度,强调了他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唐诗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南秋一半:描绘秋天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2. 风景未萧条:尽管已是秋季,但景色依然美丽,表现出诗人的乐观情怀。
  3. 皂盖回沙苑:描写船只在水面上悠然行驶,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4. 蓝舆上洛桥:蓝色的车子向洛桥驶去,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出行。
  5. 闲尝黄菊酒:表现诗人对美酒的欣赏,象征着高洁和雅致。
  6. 醉唱紫芝谣:醉后吟唱诗歌,表现出诗人的放松与享受。
  7. 称意那劳问:表达对生活状态的满足,不需要他人来询问。
  8. 请钱不早朝:强调不愿为金钱和世俗生活而早起,体现出诗人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菊酒”比喻清雅的生活。
  • 对仗:如“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赋予其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水南: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皂盖、蓝舆:代表日常生活中的优雅与舒适。
  • 黄菊酒:象征高洁、清雅的生活方式。
  • 紫芝谣:体现文化的传承与文人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皂盖”指的是: A. 一种船
    B. 一种花
    C. 一种酒

  2. 诗人醉后唱的是什么? A. 黄菊谣
    B. 紫芝谣
    C. 秋思

  3. 诗中提到的“称意”表示: A. 满足
    B. 忧虑
    C. 失落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诗作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虽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情趣,但更侧重于思乡与人情冷暖,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