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卧云》
时间: 2025-01-01 13:4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美人隔云水,广永几千里。
白日有没时,相思无穷已。
夜雨翳灯花,凉风折窗纸。
披衣不能寐,拒待闻鸡起。
从来志士肠,高若雪山峙。
岂不念摧折,藉此可凭恃。
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
咸若知我深,赠言故及此。
白话文翻译
美人隔着云水,遥远得有几千里。
白天虽然有日落,思念却无尽无期。
夜雨遮住了灯光,凉风吹折了窗纸。
披上衣服无法入眠,静静等待听到鸡鸣。
历来志士的胸怀,高如那巍峨的雪山。
难道不想到被摧折的痛苦,正是因此而得以依靠。
蔓草在地上滋生,孤松却直插入天际。
若是有人懂我深情,便会把话语赠与我。
注释
- 美人: 指心中所爱的人。
- 云水: 比喻遥远的距离。
- 白日有没时: 太阳有升起和落下的时刻,暗示时间流逝。
- 相思无穷已: 思念之情没有尽头。
- 夜雨: 夜间下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伤感的氛围。
- 披衣不能寐: 披上衣服却无法入睡,表现出内心的焦虑。
- 志士: 有志向的人。
- 高若雪山峙: 比喻志向高远。
- 蔓草: 比喻平凡之物。
- 孤松: 独立而高大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爱情、友谊和人生的思考,文字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酬卧云》是一首表达思念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因远离心爱的人而产生浓厚的思念之情。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环境及诗人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酬卧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开篇以“美人隔云水”引入,直接点明了相思的主题,云水象征着遥远的距离,意境悠远而凄婉。接着,诗人通过“白日有没时,相思无穷已”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无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时间对比,显得更加感伤。
中间部分,夜雨的描绘与凉风的意象交替出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眠,期待着晨曦的到来,展现了他在思念中的无奈与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志士的描写,通过“高若雪山峙”的比喻,表达了志向的高远和坚定,暗示了在情感的摧折中仍然要有坚韧的精神。最后,蔓草与孤松的对比,既体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又传达了诗人希望被理解的情感,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人深情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美人隔云水: 引入主题,暗示距离远,思念深。
- 广永几千里: 以“几千里”强调心灵的遥远。
- 白日有没时,相思无穷已: 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永恒形成对比。
- 夜雨翳灯花,凉风折窗纸: 夜雨与凉风描绘出孤独的夜晚。
- 披衣不能寐,拒待闻鸡起: 形象化的表达焦虑与期待。
- 从来志士肠,高若雪山峙: 将志士的情怀与思念结合,寓意深远。
- 岂不念摧折,藉此可凭恃: 反思苦难与坚韧的关系。
- 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 自然意象对比,象征生命的不同状态。
- 咸若知我深,赠言故及此: 结尾希望被理解,带有一丝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高若雪山峙”生动地描绘了志向的高远。
- 对仗: 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凉风折窗纸”让自然景象具有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人生志向的思考,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云水: 代表遥远的距离和思念。
- 白日: 时间的流逝。
- 夜雨: 孤独与伤感。
- 蔓草: 平凡与生命的脆弱。
- 孤松: 坚韧与高傲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美人隔云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思念
- C. 忧伤
- D. 愤怒
-
“白日有没时,相思无穷已”中的“相思”指的是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
- C. 思念
- D. 忧愁
-
诗中“披衣不能寐”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轻松愉快
- B. 无法入睡的焦虑
- C. 安然入睡
- D. 期待明天
答案
- B. 思念
- C. 思念
- B. 无法入睡的焦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酬卧云》: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长恨歌》更强调历史与悲剧,而《酬卧云》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常用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