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

时间: 2025-01-06 11:31:48

春光故故恼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经。

积雨水衣龙颔滑,晚晴山翠佛螺青。

月边柳色疏疏见,风外梅花细细听。

半夜白云生石枕,润珠蒸湿醉魂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光故故恼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经。
积雨水衣龙颔滑,晚晴山翠佛螺青。
月边柳色疏疏见,风外梅花细细听。
半夜白云生石枕,润珠蒸湿醉魂醒。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芒总是让人感到烦恼,新修的茅屋让人想要沉醉于经书之中。
积雨使得衣物像龙颔一样滑腻,傍晚时分山色如佛螺般青翠。
月光下的柳树稀疏可见,风中的梅花细细可听。
半夜时白云在石枕上生起,湿润的露珠让醉意中的灵魂清醒。

注释

  • 故故:故意,特意。
  • 茆茨:茅草屋。
  • 龙颔滑:形容雨水使衣物滑腻如龙颔。
  • 佛螺青:形容山色青翠如佛螺。
  • 疏疏见:稀疏可见。
  • 细细听:细细可听。
  • 润珠:露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辅,宋代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春光、雨水、山色、月柳、风梅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春光故故恼人情”一句,既表达了春光的美丽,又透露出诗人对春光带来的烦恼。随后的“新葺茆茨欲醉经”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新的茅屋中沉醉于经书之中。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积雨水衣龙颔滑”形容雨水使衣物滑腻,“晚晴山翠佛螺青”则描绘了山色的青翠。后两句“月边柳色疏疏见,风外梅花细细听”通过对月柳和风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结尾的“半夜白云生石枕,润珠蒸湿醉魂醒”则以露珠的湿润唤醒醉意中的灵魂,寓意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觉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光故故恼人情:春光美丽却让人感到烦恼,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复杂情感。
  2. 新葺茆茨欲醉经:新修的茅屋让人想要沉醉于经书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积雨水衣龙颔滑:积雨使得衣物滑腻如龙颔,形容雨水的细腻。
  4. 晚晴山翠佛螺青:傍晚时分山色如佛螺般青翠,描绘了山色的美丽。
  5. 月边柳色疏疏见:月光下的柳树稀疏可见,展现了月夜的宁静。
  6. 风外梅花细细听:风中的梅花细细可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
  7. 半夜白云生石枕:半夜时白云在石枕上生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
  8. 润珠蒸湿醉魂醒:湿润的露珠让醉意中的灵魂清醒,寓意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觉醒。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光故故恼人情”中的“恼人”,赋予春光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积雨水衣龙颔滑”中的“龙颔滑”,形容雨水的滑腻。
  • 对仗:如“月边柳色疏疏见,风外梅花细细听”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觉醒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美丽的春光,却让人感到烦恼。
  • 茆茨:茅草屋,象征宁静的生活。
  • 龙颔滑:形容雨水的滑腻。
  • 佛螺青:形容山色的青翠。
  • 月边柳色:月光下的柳树,象征宁静的夜晚。
  • 风外梅花:风中的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白云:夜晚的白云,象征宁静与清新。
  • 润珠:露珠,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光故故恼人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烦恼 C. 无感 D. 厌恶

  2. “新葺茆茨欲醉经”中的“茆茨”指的是什么? A. 茅草屋 B. 竹屋 C. 木屋 D. 石屋

  3. “积雨水衣龙颔滑”中的“龙颔滑”形容的是什么? A. 雨水的清新 B. 雨水的滑腻 C. 雨水的冰冷 D. 雨水的温暖

  4. “晚晴山翠佛螺青”中的“佛螺青”形容的是什么? A. 山色的灰暗 B. 山色的青翠 C. 山色的金黄 D. 山色的紫红

  5. “半夜白云生石枕”中的“白云”象征什么? A. 宁静 B. 烦恼 C. 悲伤 D. 喜悦

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以春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秋日的宁静景色,与本诗的宁静生活向往相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对比,前者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对比,前者描绘的是秋日的宁静,后者描绘的是春日的景色,但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李廌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