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屏诗二首》
时间: 2025-01-14 16:1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镜屏诗二首 李廌 〔宋代〕
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 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 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 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白话文翻译:
弯曲的玉石反射出光辉,晶莹可见,秋天的冰壁屹立,波澜动人心魄。 常常叹息为国效力太晚,忽然感到余光让人胆寒。 映照座位,未容华表上的客人,整理发簪,空自羡慕鵔鸃冠。 云车离去,桥山黄昏,宝镇如今已下古坛。
注释:
字词注释:
- 曲玉:弯曲的玉石。
- 回辉:反射光辉。
- 秋冰:秋天的冰。
- 壁立:像墙壁一样屹立。
- 涵澜:波澜。
- 许国:为国效力。
- 酬身:报效自身。
- 余光:残留的光辉。
- 照胆寒:使人感到胆寒。
- 映座:映照座位。
- 华表客:华表上的客人,指高贵的客人。
- 整簪:整理发簪。
- 鵔鸃冠:古代官员的帽子。
- 云车:神仙乘坐的车。
- 桥山:地名。
- 宝镇:珍贵的镇物。
- 古坛:古老的祭坛。
典故解析:
- 鵔鸃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着官职和地位。
- 云车:神仙乘坐的车,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神仙或超脱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事的关注。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国家现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未能及时报效国家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诗中“曲玉回辉”和“秋冰壁立”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而“每嗟许国酬身晚”和“忽觉余光照胆寒”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及时为国家效力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玉回辉莹可观”:描绘了弯曲的玉石反射出光辉,晶莹可见。
- “秋冰壁立动涵澜”:秋天的冰壁屹立,波澜动人心魄。
- “每嗟许国酬身晚”:常常叹息为国效力太晚。
- “忽觉余光照胆寒”:忽然感到余光让人胆寒。
- “映座未容华表客”:映照座位,未容华表上的客人。
- “整簪空慕鵔鸃冠”:整理发簪,空自羡慕鵔鸃冠。
- “云车一去桥山晚”:云车离去,桥山黄昏。
- “宝镇于今下古坛”:宝镇如今已下古坛。
修辞手法:
- 比喻:“曲玉回辉”比喻光辉的反射。
- 拟人:“秋冰壁立”赋予秋冰以人的姿态。
- 对仗:“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及时为国家效力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玉:象征光辉和美丽。
- 秋冰:象征坚硬和冷峻。
- 余光:象征残留的光辉和未来的忧虑。
- 云车:象征神仙和超脱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曲玉回辉”比喻什么? A. 光辉的反射 B. 秋冰的坚硬 C. 余光的忧虑 D. 云车的离去
-
“每嗟许国酬身晚”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B. 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C. 对未能及时为国家效力的遗憾 D. 对未来的期待
-
“云车一去桥山晚”中的“云车”象征什么? A. 神仙 B. 超脱世俗 C. 光辉 D. 坚硬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诗词对比:
- 李廌的《镜屏诗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但风格和意象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廌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