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建康重九》
时间: 2025-01-04 10:56:16意思解释
醉花阴 建康重九
原文展示
老去悲秋人转瘦。
更异乡重九。
人意自凄凉,
只有茱萸,
岁岁香依旧。
登高无奈空搔首。
落照归鸦后。
六代旧江山,
满眼兴亡,
一洗黄花酒。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秋天,人变得愈发消瘦。
今年的重阳节又在异乡度过。
人心本来就凄凉,
只有茱萸的香气,
年年依旧散发着。
登高望远却无奈地空自搔首。
夕阳西下,归来的乌鸦在耳边鸣叫。
六代的旧江山,
满眼是兴亡的感慨,
只能借着黄花酒来一醉。
注释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等。
- 茱萸:一种植物,通常在重阳节佩戴,象征长寿。
- 登高:重阳节时的习俗,寓意升高与祝愿。
- 六代:指中国历史上历经的六个朝代,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沧桑。
- 黄花酒:指用菊花酿成的酒,重阳节饮用,寄托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生活在宋代,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节日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诗人在此时写下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醉花阴 建康重九》是一首充满了浓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以“老去悲秋人转瘦”开篇,勾勒出一个因年岁渐长而愈发消瘦的形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更异乡重九”则暗示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与身处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更加深切的孤独。
诗中的“茱萸,岁岁香依旧”是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尽管人心自凄凉,但茱萸的香气依旧能带来一些慰藉。接下来的“登高无奈空搔首”,描绘了诗人试图寻求寄托的无奈与失落,同时也隐喻着对生活的追寻和对理想的渴望。
“六代旧江山,满眼兴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对历史的兴亡感慨,仿佛在回顾自己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同时,最后一句“借黄花酒一洗”则表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酒来麻醉自己,抚平心中的伤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悲秋人转瘦: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秋天,诗人感到自己愈发瘦弱,表现了对衰老的感慨。
- 更异乡重九:重阳节在异乡度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人意自凄凉:人们的情感本来就凄凉,强调了节日的孤独感。
- 只有茱萸,岁岁香依旧:茱萸在节日中依然散发香气,象征着传统习俗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登高无奈空搔首:试图登高望远,却无奈地空自搔首,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 落照归鸦后: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增加了诗的孤独氛围。
- 六代旧江山:提及历史的变迁,令人感慨。
- 满眼兴亡:对历史的兴亡感到无限惋惜。
- 一洗黄花酒:用黄花酒来麻醉心灵,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茱萸和黄花酒的意象,暗示生命的无常与对传统的执念。
- 拟人:夕阳和乌鸦的描绘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增强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老去悲秋”与“更异乡重九”,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传统的思念。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哲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象征长寿与美好的祝愿。
- 登高:代表追求理想与未来的愿望。
- 黄花酒:用来麻醉心灵,象征对生活的逃避和思考。
- 夕阳: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 乌鸦:常常与孤独、死亡等情感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什么? A. 登高
B. 吃粽子
C. 赏月
D. 放烟花 -
“六代旧江山”中“六代”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无特定指代 -
诗中“茱萸”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学识
D. 忍耐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秋天的感怀与人生哲思。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亲情。
诗词对比
- 赵长卿的《醉花阴 建康重九》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但赵长卿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孤独,而王维则强调了亲情与故乡的联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观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包含赵长卿及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