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咏燕)》

时间: 2025-01-04 10:40:07

梁上双双海燕归。

故人应不寄新诗。

柳梧阴里高还下,帘幕中间去复回。

追盛事,忆乌衣。

王家巷陌日沈西。

兴亡无限惊心语,说向时人总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咏燕)》
作者:赵长卿 〔宋代〕

梁上双双海燕归,
故人应不寄新诗。
柳梧阴里高还下,
帘幕中间去复回。
追盛事,忆乌衣,
王家巷陌日沈西。
兴亡无限惊心语,
说向时人总不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梁上的海燕成双归来,
老友们应该不再寄送新诗。
在柳树和梧桐的阴影里,
它们在高处飞翔又低下。
我追忆往昔的繁华,想起了乌衣巷,
夕阳西下时,王家巷陌显得格外宁静。
兴衰变化无常,令人感慨不已,
却对那些当今之人来说,似乎是无知的沉重话题。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燕:一种燕子,常在水边筑巢。
  • 寄新诗:寄送新的诗作,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
  • 柳梧阴里:指柳树和梧桐树的阴影。
  • 乌衣:指乌衣巷,昔日王谢之门,象征繁华的过往。
  • 王家巷:指王谢家族的巷子,历史悠久。

典故解析:

  • 乌衣巷:传说王羲之的家族在此,曾经是繁华之地,现则显得冷清。
  • 兴亡无限:历史的兴盛与衰亡,感叹时光流逝,变迁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长卿晚年,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无奈与忧虑。

诗歌鉴赏

《鹧鸪天(咏燕)》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归来的海燕,引发对旧友和往昔繁华的追忆。诗的开头描绘海燕双双归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随后,诗人提到“故人应不寄新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在“柳梧阴里高还下”一句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柳树与梧桐树下的阴影,似乎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孤独。接着,诗人追忆盛世的繁华,提到“乌衣”,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现状的感叹。

最后,诗的收尾部分“兴亡无限惊心语”,道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感慨兴衰变化无常,而当今的人们似乎对此毫无所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梁上双双海燕归:描绘了燕子成双归来的景象,象征着温暖的春天与团圆的希望。
  2. 故人应不寄新诗:感慨旧友不再寄来新作,暗示对友谊的怀念与惋惜。
  3. 柳梧阴里高还下:描绘燕子在柳树和梧桐树的阴影中自由飞翔,反映诗人对自由与现实的思考。
  4. 帘幕中间去复回:燕子在窗帘之间出入,表现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5. 追盛事,忆乌衣:追溯历史的盛事,提到乌衣巷,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6. 王家巷陌日沈西:描绘日落时分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兴亡无限惊心语:感叹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表达了对社会变化的感慨。
  8. 说向时人总不知:指责当今人们对历史的无知,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子比喻旧友的归来,暗示温暖的情感。
  • 拟人:燕子的飞翔带入了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归来的描写,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同时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忧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燕:象征归来与团聚。
  • 柳梧: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变化。
  • 乌衣巷: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燕”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归来与团聚
    c) 孤独

  2. “乌衣巷”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现代的繁华
    b) 过去的辉煌
    c) 乡村的生活

  3.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慨与思考
    c) 高兴

答案:

  1. b) 归来与团聚
  2. b) 过去的辉煌
  3. b) 感慨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鹧鸪天(咏燕)》杜甫的《春望》:二者都涉及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情感,但杜甫更强调战乱中的忧虑,而赵长卿则更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