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时间: 2025-01-19 18:51:10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

周宣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白话文翻译

今皇帝陛下发布了征兵的命令,臣下次第归降,目睹了圣功,特此献上歌谣。
捷报都应验了皇上的睿智谋划,十万大军中没有一支箭矢遗留。
汉武帝自愧于夸耀北方的土地,周宣王的休养生息也未能如太原的军队。
威势已及边疆,寒冷来得早,而恩泽传至河源却显得迟缓。
听这城市中歌舞的乐曲,凉州的声调欢快而多变。


注释

  • 捷书:指快速传来的好消息,通常是战斗胜利的消息。
  • 睿谋:聪明而深远的谋略。
  • :箭头,这里指箭矢。
  • 汉武:汉武帝,西汉的一位著名皇帝。
  • 朔方:指北方地区。
  • 周宣:周宣王,周朝的一位明君,以休养生息著称。
  • 威加塞外:威力延伸到边疆地区。
  • 恩入河源:恩泽传至河流的源头,形容统治者的恩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有才华,曾任地方官职,以其诗词才华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皇帝征兵显示出国家的强盛和对外扩张的决心。诗中表现了对皇帝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写皇帝征兵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威力与恩泽的赞美。诗的开篇以“捷书”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紧迫而荣耀的氛围,展现了皇帝的聪明才智和战功。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汉武帝和周宣王,强调了唐代的武力与恩泽,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豪。

诗中最后两句提到“满城歌舞曲”,不仅描绘了国泰民安的景象,也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感激与欢喜。凉州的声韵象征着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活力,进一步突显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牧在诗歌创作中的深厚功力和对国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捷书皆应睿谋期:捷报频传,皆是皇帝聪明谋略的结果。
  2. 十万曾无一镞遗:十万大军中,没有一支箭矢遗留下,显示出战斗的胜利。
  3. 汉武惭夸朔方地:汉武帝自惭形秽,无法与现在的成就相提并论。
  4. 周宣休道太原师:周宣王的治理也未能如太原的军队般出色。
  5. 威加塞外寒来早:国家的威势已经扩展到边疆,严寒来得早。
  6. 恩入河源冻合迟:恩泽虽然传至河源,但冬季来得迟,暗示恩惠的传播与时节的关系。
  7. 听取满城歌舞曲:听到满城的歌舞声,描绘出喜庆的气氛。
  8. 凉州声韵喜参差:凉州的音乐声韵丰富多彩,表现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隐喻当代的盛世与历史的辉煌。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构建出辉煌的场景。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皇帝智慧与勇气的崇敬,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捷书:象征胜利的消息,传递着希望与荣耀。
  • :象征国家的强盛与威严。
  • :象征皇帝的仁慈与惠泽。
  • 歌舞:象征民众的欢乐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捷书皆应睿谋期”中“睿谋”指的是什么?

    • A. 愚蠢的计划
    • B. 聪明的谋略
    • C. 随意的决定
    • D. 不切实际的幻想
  2. 诗中提到的“汉武”是谁?

    • A. 明朝皇帝
    • B. 西汉皇帝
    • C. 唐代诗人
    • D. 周朝国君
  3. “满城歌舞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欢庆
    • C. 忧愁
    • D. 沮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杜牧的这首诗侧重于对国家强盛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