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雨
作者: 王令 〔宋代〕
一夜风声惊屋破,
四邻叩壁呼我贺。
久知旱势非所期,
果见雨逐浮云过。
庭塘流注已有余,
田亩不沾亦何奈。
雷嗔电笑竟何为,
幽人空废南轩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夜狂风呼啸,屋顶都被吹破了,四邻的邻居敲墙呼喊来祝贺我。早已知道干旱的情况不是我所期望的,没想到雨水也终于追逐着浮云而来。庭院的水塘已经流淌得很满,田地却还是没有沾上雨水,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雷声怒吼,闪电却在微笑,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这个幽静的人只能白白地在南轩里睡觉了。
注释:
- 风声:指风吹拂的声音。
- 叩壁:敲打墙壁,以示庆贺。
- 旱势:干旱的情况。
- 逐:追逐,追赶。
- 流注:水流入,流动。
- 田亩:田地,农田。
- 奈:怎么办,无奈。
- 嗔:生气,愤怒。
- 幽人:指性情淡泊、追求宁静的人。
- 南轩:南面的轩窗,指居所的一个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雷嗔电笑”可以看作是自然现象的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思索与感慨。雷声的怒吼与闪电的微笑,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复杂和不可预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文,号元白,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王令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干旱的季节,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王令的《小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因干旱而焦虑的时刻,然而随着雨水的降临,诗人又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诗歌开头以“风声惊屋破”描绘了一场狂风的来临,给人以紧迫感,仿佛自然的力量让人无所适从。接着四邻的祝贺声又给这份紧张的氛围带来了一丝温馨,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仍旧保持的乐观态度。
“久知旱势非所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深刻理解和无奈,同时也指出了人对于自然的渺小和无力。随着“果见雨逐浮云过”,诗人似乎找到了些许安慰,雨水终于来临,带来了希望。接下来的两句,“庭塘流注已有余,田亩不沾亦何奈”,则表现了即使雨水来了,但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田地依旧没有得到滋润,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幸福的追求往往是曲折的。
结尾的“雷嗔电笑竟何为”,通过对雷电的拟人化,表明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困惑与思考。同时,最后一句“幽人空废南轩卧”则将个人的孤独与对大自然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独特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风声惊屋破:描绘了一夜间狂风的咆哮,房屋因风声而感到恐惧,给人以紧张感。
- 四邻叩壁呼我贺:邻居在庆祝雨水的到来,表现出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
- 久知旱势非所期:诗人早已意识到干旱的严重性,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情况。
- 果见雨逐浮云过:最终雨水如愿而至,追随着浮云,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 庭塘流注已有余:水塘已经满了,暗示了雨水的丰沛。
- 田亩不沾亦何奈:尽管水塘满了,田地仍然没有沾上雨水,表现出无奈与困惑。
- 雷嗔电笑竟何为:雷声怒吼,闪电微笑,表现了自然的复杂与人对自然的无力感。
- 幽人空废南轩卧:诗人只能独自卧于南轩,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雷声和闪电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比:雷嗔与电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
- 对仗:如“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常,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声:象征着不安与动荡。
- 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庭塘:代表着生活的丰盈与宁静。
- 田亩:象征着人们的生计与对丰收的期待。
- 雷电:象征着自然的威严与不可预测。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久知旱势非所期”的意思是: A. 早已知道干旱的情况
B. 期待雨水的来临
C. 对干旱感到无奈
D. 愿望与现实不符 -
“雷嗔电笑”中雷与电的关系是: A. 互相对立
B. 同一种现象
C. 互为补充
D. 无关 -
诗人最后的情感是: A. 得意洋洋
B. 迷惘与孤独
C. 愤怒与抗争
D. 轻松自在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令的《小雨》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更加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了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