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4 01:4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作者: 郭璞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白话文翻译:
杂县的鲁门所在,春风暖意却预示着灾难的到来。
巨浪翻滚,海底也被吞没,高浪冲击着蓬莱仙境。
神仙们驾云而出,眼前只见金银的宫殿。
陵阳的溪水如丹,容成手持玉杯轻挥。
嫦娥在唱着优美的乐曲,洪崖则点头称颐。
升腾和降落随着长长的烟雾,飘荡在九天之上。
奇异的年龄超越了五龙,千岁的人却仍然像婴儿。
燕昭没有灵气,汉武帝也非真正的仙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杂县:指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泛称。
- 鲁门:鲁地的门,象征着某种境界或入口。
- 吞舟:形容波涛汹涌,能吞没船只。
- 蓬莱: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 姮娥:月亮上的仙女,象征着美丽和神秘。
- 洪崖:指高峻的悬崖,可能暗指某种高远境界。
典故解析:
- 金银台:象征着仙人居住的地方,富丽堂皇。
- 嫦娥: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女神,常与长生不老、仙人有关。
- 汉武:指汉武帝,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虽然伟大,但在诗中被贬低为非仙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璞(约276年-324年),字景纯,号子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道士,其诗作多表现道教思想,作品中常有对神仙境界的描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晋代,受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郭璞的《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开篇便以“风暖将为灾”寓意深刻,表面上看似春暖花开,实则暗藏危机,反映出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复杂。
接下来的“吞舟涌海底”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的狂暴,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而“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理想的仙境,金银台的华丽与现实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姮娥扬妙音”与“洪崖颔其颐”中,嫦娥的美妙歌声似乎引领着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而“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那种轻灵飘逸的感觉。最后,诗人在“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中指出时间的相对性,伟大的人物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错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超然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反思。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意象鲜活,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杂县寓鲁门:描绘了一个地理位置,暗示着诗人对环境的关注。
- 风暖将为灾:春天的温暖气息中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 吞舟涌海底:自然的力量巨大,能吞没一切。
- 高浪驾蓬莱:理想的仙境被现实的波涛冲击。
- 神仙排云出:神仙从云中出现,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但见金银台:理想的世界充满了财富和美好。
- 陵阳挹丹溜: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容成挥玉杯:仙人的饮酒作乐,轻松自在。
- 姮娥扬妙音:嫦娥的歌声让人心醉神迷。
- 洪崖颔其颐:自然的壮丽使人心悦。
- 升降随长烟:描述了烟雾缭绕的变化。
- 飘飖戏九垓:高空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 奇龄迈五龙:长生不老的神话。
- 千岁方婴孩:强调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燕昭无灵气:历史人物的伟大并不等于真正的神秘。
- 汉武非仙才:汉武帝虽伟大,但并非神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吞舟”形容海浪的力量,增强了画面的冲击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仙境与现实的冲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执念,表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门:象征着一种境界。
- 蓬莱:理想中的仙境,代表着美好与超脱。
- 姮娥:象征着美与神秘。
- 洪崖:代表了高远的理想与壮丽的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郭璞生活在什么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
诗中“吞舟涌海底”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情感 -
姮娥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战争
B. 美丽与神秘
C. 财富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郭璞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仙境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豪放,而郭璞则更关注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更深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魏晋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