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太平
米苇〔宋代〕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
暗香微透窗纱。
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鸦。
浓妆脸霞。
玉尖弹动琵琶。
问香醪饮么。
白话文翻译
在温暖的炉火上煮着茶,像霜刀般的刀子切开了瓜果,
淡淡的香气透过窗纱飘来,
那是池塘里盛开的藕花。
她高高梳起的发髻如乌鸦般灵动,
浓妆的脸庞如晚霞般美丽。
她用玉尖的手指轻轻拨动琵琶,
问我是否想要品尝香醪。
注释
- 风炉:指用火煮茶的炉子。
- 霜刀:比喻锋利如霜的刀,形容刀切瓜果之快。
- 暗香:淡淡的香气。
- 藕花:指荷花,象征清丽高雅。
- 髻鸦:形容发髻的形状像乌鸦,灵动而别致。
- 浓妆脸霞:形容女子妆容浓艳,像晚霞一般美丽。
- 玉尖:比喻女子修长优雅的手指。
- 香醪:香甜的酒,通常用来招待宾客。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女子形态,传达出一种淡雅、清闲的生活情趣,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米苇,宋代词人,作品多以清新流畅、情感细腻著称。其诗歌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普遍追求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米苇的诗作反映了这一点。借助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太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悠闲、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女子美丽的欣赏。开头以“风炉煮茶”“霜刀剖瓜”引入,描绘出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环境,紧接着“暗香微透窗纱”,更是为整体氛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雅致。诗中的“藕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高梳髻鸦”与“浓妆脸霞”体现了浓郁的女性魅力。最后一句“问香醪饮么”则是对生活的热爱,仿佛在邀请读者共赏这美好时光,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炉煮茶:描绘出温暖的环境,煮茶的声音与气味令人放松。
- 霜刀剖瓜:用刀切瓜,形象生动,暗示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 暗香微透窗纱:香气透过窗纱,增添了神秘感,暗示了女子的魅力。
- 是池中藕花:引出自然界的美,象征纯洁与优雅。
- 高梳髻鸦:女子的发髻如乌鸦般灵动,生动展现了她的气质。
- 浓妆脸霞:浓艳的妆容犹如晚霞,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玉尖弹动琵琶:描绘女子弹琵琶的优雅姿态,增加了音乐的韵味。
- 问香醪饮么:直接邀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刀剖瓜”形象地表现切瓜的快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如“暗香微透”,使香气似乎具有了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出宋代文人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风炉:象征温暖与宁静的生活。
- 藕花:象征纯洁与优雅。
- 琵琶:象征音乐与艺术,代表生活中的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炉煮茶”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 A. 寒冷
- B. 温暖
- C. 忙碌
- D. 喧嚣
-
“浓妆脸霞”中“脸霞”的比喻是什么?
- A. 形容丑陋
- B. 形容美丽
- C. 形容忧愁
- D. 形容疲惫
-
诗中提到的“香醪”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
- C. 一种茶
-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诗词对比: 《醉太平》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显自然与生活气息,而后者则带有更浓的忧伤与思念的情感。两者在风格和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