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其六》

时间: 2025-01-01 14:15:17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拉弓时要拉得有力,射箭时要用长箭。攻击敌人时,首先要射掉他们的马,捉拿敌人时,先要抓住他们的首领。杀戮是有限度的,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如果能够有效地制止侵略,那么多做杀伤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挽弓:指拉弓,表示要集中力量。
  • 射人先射马:意指在战斗中,首先要打掉敌人的坐骑,使其无法逃脱。
  • 擒贼先擒王:捉拿敌人时,首先要抓住首领,才能有效地控制局势。
  • 杀人亦有限:杀戮是有度的,不能无节制。
  • 列国自有疆: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和领土。
  • 苟能制侵陵:只要能够制止侵略。
  • 岂在多杀伤:难道杀伤越多就越好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圣”。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战争频繁,民生困苦。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强调了制止侵略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前出塞九首·其六》是一首具有深刻军事哲学的诗作,体现了杜甫对于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首句“挽弓当挽强”强调了在面对敌人时,战斗必须要有力量和决心,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接下来的“用箭当用长”则体现了对战斗工具的选择,暗示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资源。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两句展示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指出在战斗中应当有针对性地打击敌人的核心力量,才能有效地削弱敌人。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军事,也对生活中处理冲突有启示意义。

最后两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提醒人们,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有限的杀戮和尊重国家的边界才是合理的选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透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深刻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苦痛和对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挽弓当挽强:强调拉弓的力量,暗示在战斗中需要足够的力量和决心。
  2. 用箭当用长:选择合适的武器,长箭具有更远的射程,体现了对战斗的战略考虑。
  3. 射人先射马:在战斗中,首要目标是削弱敌方的机动能力。
  4. 擒贼先擒王:捉拿敌人时,首先要抓住首领,才能控制战局。
  5. 杀人亦有限:强调战争中的杀戮应该有节制。
  6. 列国自有疆:各国有自己的边界,战争应当尊重这一点。
  7. 苟能制侵陵:只要能制止侵略行为。
  8. 岂在多杀伤:多杀伤并非解决问题的关键。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例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形成了一种平行结构,使得表达更加明确有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强调军事行动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杀戮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制止侵略才是重要的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弓箭:象征战争与斗争,强调力量与准备。
  • :象征敌人的机动性与战斗力。
  • :象征敌方的首领,具有指挥和统治的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哪个朝代生活?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射人先射马”表达了什么策略? A. 直接攻击敌人
    B. 先削弱敌人的机动能力
    C. 保护自己的马

  3. 这首诗强调了战争中的什么重要性? A. 杀伤的数量
    B. 战略的制定
    C. 武器的种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切,但杜甫更注重战争的思考与策略,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文献和研究论文,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