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寄高山人》

时间: 2025-01-19 19:12:09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

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

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

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我家堂屋前,仰望那高大的茅草屋顶。潭水静谧,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不同。地气寒冷,松树的颜色却异常鲜艳。人们睡在瓮窗下,月光洒落,鹿儿在竹门旁的泉水边饮水。我深感惭愧,因为邻居是高人隐士,而我却一事无成,又过了一年。

注释:

  • 大茅巅:指高大的茅草屋顶。
  • 潭静:潭水静谧。
  • 地寒:地气寒冷。
  • 松色鲜:松树的颜色鲜艳。
  • 瓮牖:用瓮做的窗户,形容简陋的住所。
  • 鹿饮竹门泉:鹿在竹门旁的泉水边饮水,形容环境的幽静。
  • 高隐:高人隐士,指有德行而隐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此诗可能是在科举考试失败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顾非熊科举考试失败后,回到家乡,面对自然景物,感叹时光流逝,自身无所成就,同时对邻近的高人隐士表示敬仰和自愧不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诗中“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一句,以静谧的潭水和鲜艳的松色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而“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则进一步以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最后两句“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无所成就的自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诗人站在自家堂屋前,仰望高大的茅草屋顶,展现了家乡的简朴风貌。
  • “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潭水静谧,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不同,地气寒冷,松树的颜色却异常鲜艳,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 “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人们睡在瓮窗下,月光洒落,鹿儿在竹门旁的泉水边饮水,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和谐的生活场景。
  • “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诗人深感惭愧,因为邻居是高人隐士,而我却一事无成,又过了一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无所成就的自责。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中的静与动、寒与鲜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如“人眠瓮牖月”中的“眠”字,赋予了月光以人的动作,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通过对家乡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简朴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对自身无所成就表示自责和感慨。

意象分析:

  • 大茅巅:象征着家乡的简朴和自然。
  • 潭静鸟声异:静谧的潭水和独特的鸟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地寒松色鲜:寒冷的地气和鲜艳的松色,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瓮牖月、竹门泉:简朴的生活场景,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潭静鸟声异”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市集 B. 静谧的潭水 C. 繁忙的农田 答案:B

  2. “人眠瓮牖月”中的“瓮牖”指的是什么? A. 用瓮做的窗户 B. 用竹子做的窗户 C. 用木头做的窗户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通过访问故人庄园,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顾非熊的《下第后寄高山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顾非熊的诗更多了一层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