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时间: 2025-01-04 09:29:06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

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酴醾架
贫家不辨构坚木,
缚竹立架擎酴醾。
风摇雨渍不而久,
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
举头碍冠行絓衣。
呼奴改作岂得已,
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
日色不到香风吹。

白话文翻译:

在贫困的家庭中,无法辨别坚固的木材,
只好用竹子绑成架子支撑着酴醾。
风吹雨淋,时间久了,架子也难以保持,
不到三年就都脱落了。
来来往往,这条小路便荒废了,
抬头时,帽子碍着,衣服被树枝缠住。
呼叫仆人改做,难道真的能做到?
抽走新竹换掉旧竹,拆掉四周的篱笆。
明年春天可以席地而饮,
阳光照不到,只有香风轻轻吹拂。

注释:

  • 酴醾:一种植物,通常指代酴醾树,能结出果实,诗中引申为一种生活的象征。
  • 缚竹:用竹子捆绑,指用简单的材料搭建,体现贫困家庭的生存状态。
  • 离披:指掉落或脱落,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物品的损坏。
  • :帽子,这里象征生活的束缚。
  • 抽新换故:指更换新的材料,意味着对生活的重新改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因撰写《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贫困家庭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生活艰辛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修酴醾架》运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贫困家庭的真实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现状的深刻关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家庭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希望。开头两句以“贫家不辨构坚木”引入,直接指明贫困的家庭无法获取坚固的材料,只能用竹子搭建架子,展现出无奈与无助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风摇雨渍”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侵袭,暗示着人们在恶劣条件下的生活艰辛。三载时间的流逝使得这条架子逐渐破败,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最后几句则表现出一种希望和渴望,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依然想象着春天时光的美好生活,期待与朋友席地而饮的轻松场景,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在悲悯中透出一丝温暖,尽管现实残酷,但诗人依然对未来抱有希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家不辨构坚木:贫穷的家庭无法辨认坚固的木材,说明生活条件的拮据。
  2. 缚竹立架擎酴醾:用竹子搭建架子来支撑酴醾,表现出用简陋材料的无奈。
  3. 风摇雨渍不而久:风雨侵袭持续时间久,暗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未及三载俱离披:不到三年,搭建的架子就已破败,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5. 往来遂复废此径:人们来来往往,最终这条路也被荒废,象征着生活的困顿。
  6. 举头碍冠行絓衣:抬头时,帽子碍了视线,衣服被树枝缠住,展现生活的麻烦。
  7. 呼奴改作岂得已:呼唤仆人更改架子,显示出无力感。
  8. 抽新换故拆四篱:更换新竹,拆掉篱笆,体现出想要改变现状的渴望。
  9. 来春席地还可饮:期待明春能在地上饮酒,表达对生活美好时光的向往。
  10. 日色不到香风吹:阳光照不进,只有香风吹拂,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酴醾”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渴望。
  • 拟人:将自然现象(风雨)描绘得如同有意破坏,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对句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竹子:代表着贫困与简陋的生存状态。
  • 风雨:象征着外部环境的困扰与挑战。
  • 春天:代表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酴醾”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饮品
    C. 一种建筑

  2. 诗人用什么材料搭建架子? A. 木材
    B. 竹子
    C. 铁

  3. 诗中提到的“来春席地还可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生活的渴望与希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关注贫困生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修酴醾架》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但前者更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苦难,后者则更侧重于山水的自然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诗经》
  • 《资治通鉴》
  • 《宋代诗词选》
  •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