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其三》
时间: 2025-01-05 09:4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
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
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
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不识字,今天才开始学写诗。
早听说韦苏州的诗才,如今我终于见识到了。
每当遭遇饥寒困苦,我也会吐露出辛酸的诗句。
等到虫鸣在墙壁上响起,风中蝉鸣在干枯的树枝上。
只是那可怜的声音,入耳却终无奇妙。
宏斋误将我的作品题为佳品,恐怕会被懂行的人讥讽。
注释:
字词注释:
- 韦苏州:指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诗才著称。
- 宏斋:指作者的斋名,可能与他的书斋或居所有关。
- 辛酸辞:形容自己在艰苦环境下写出的诗句。
典故解析:
- 韦苏州:提到韦应物,反映出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谦。
- 虫鸣: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常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癸卯年夏季,反映了作者在艰难生活条件下对诗歌的追求,表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与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开篇“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与对文学的渴望,展现了他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接下来的“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则是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体现了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在艰难的生活中,诗人依然努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面临饥寒困苦,但他仍愿意将“辛酸辞”倾诉出来,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自然界的声音,如虫鸣、风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与不安,担心自己的诗歌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反映了他对文学的严谨态度和对他人评判的在意。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一位在困境中仍坚持追求文学理想的诗人的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表达了诗人从未接受过正统教育,但仍然努力学习写诗。
- 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提到韦应物,展示了诗人对前辈的尊敬,感慨自己终于体验到韦的诗才。
-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即使在困苦中,诗人仍然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坚韧的品质。
- 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虫鸣与蝉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表达了对这些声音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叹。
- 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谦,担心被人嘲笑,展现了他对诗歌的严谨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艰难与诗歌创作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 拟人:虫鸣、蝉声被赋予了情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困境中追求艺术的执着与坚韧,展现了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与对自身创作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虫鸣:象征自然的声音与孤独。
- 风蝉:反映了夏日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寂静的环境。
- 辛酸辞: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一生不识字,但他努力学习什么? A. 作画 B. 吟诗 C. 写书 D. 识字
-
诗中提到的韦苏州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
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持什么态度? A. 自信满满 B. 谦逊不安 C. 漠不关心 D. 骄傲自满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孤独与思乡情感的表达。
- 《登高》杜甫:在困境中抒发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其三》: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多地侧重于思乡情感,而《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其三》则关注于个人的文学追求与生活困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汇编。
- 《古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