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林唐杰潘庭坚张农师会于丁岩仲新楼》

时间: 2025-01-05 09:21:55

又携诗卷到南州,尘满征衫雪满头。

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

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诸君尽胜流。

政倚清谈洗胸臆,莫教王粲赋登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携诗卷到南州,尘满征衫雪满头。
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
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诸君尽胜流。
政倚清谈洗胸臆,莫教王粲赋登楼。

白话文翻译

我又携带着诗卷来到南州,旅途的尘土满了征衣,头上布满了白雪。
桃李春风中,梦回故乡的情景,江山落日下,异乡的愁苦油然而生。
酒樽前的一笑,真是奇妙的事情,坐在这里的各位皆是胜流。
政事依靠清谈来洗净胸怀,不要让王粲的诗赋登上这座楼。

注释

  • 南州:指南方的某个州,可能与作者的旅行有关。
  • 尘满征衫:征衣上满是旅途的尘土,形容旅途的艰辛。
  • 桃李春风:桃李在春风中盛开,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故乡的温暖。
  • 江山落日:落日映照着山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异乡情感。
  • 樽前:酒樽前,指饮酒的场景。
  • 王粲:王粲是汉末的著名诗人,以其赋闻名,暗指诗歌的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升,号复古,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戴复古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朋友的珍惜。南州的旅行和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交织,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复古在南方旅行时的情感与思考。首句“又携诗卷到南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暗示着诗人的文人身份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紧接着提到“尘满征衫雪满头”,展现了他旅途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与辛苦。

“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更是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桃李盛开的春风让人想起故乡的温暖,而落日的江山则带来了深深的异乡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他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特别是一笑之间的奇妙,令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人生的美好。

最后两句则转向更深层的思考,提到“政倚清谈洗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清谈的向往与对政治的看法,似乎在提醒人们应当珍视内心的清净。不让“王粲赋登楼”,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警惕,或许是在劝诫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华丽所迷惑,保持内心的真实与纯粹。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携诗卷到南州:作者再次带着诗卷来到南方,表现出他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 尘满征衫雪满头:旅途的辛劳,尘土和白发相互交融,体现出岁月的无情。
  • 桃李春风故园梦:春风中桃李盛开,引发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 江山落日异乡愁:落日的景象让人感到孤独与愁苦,体现了对异乡的思念。
  • 樽前一笑真奇事:饮酒时的一笑,显得十分珍贵,友谊的可贵。
  • 坐上诸君尽胜流:与众位朋友聚会,大家都是杰出的人才。
  • 政倚清谈洗胸臆:政治依赖于清谈,表达了对清谈的重视。
  • 莫教王粲赋登楼:告诫自己不应沉迷于华丽的诗赋,保持真实的自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桃李春风”和“江山落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人生的旅途比作征途,寓意深刻。
  • 意象:运用春风、落日、酒樽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思乡与人生哲理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在友人的陪伴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又难以摆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春风:象征着温暖与故乡的美好回忆。
  • 尘与雪:尘土象征旅途的艰辛,雪则暗示岁月的流逝。
  • 江山:代表广阔的天地,亦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樽前:象征着友情与欢聚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南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桃李春风故园梦”中,桃李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家乡
    • C. 诗歌
    • D. 旅行
  3. “莫教王粲赋登楼”是指什么?

    • A. 不要沉迷于华丽的诗赋
    • B. 要学习王粲的诗
    • C. 登楼观景
    • D. 写诗登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离别。
  • 李白《庐山谣》: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