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崇福主泽南洲》

时间: 2025-01-06 12:29:19

天地中閒澒洞尘,山林须是好三分。

危时安饭僧家鼓,浊世清风相国坟。

老后重来如梦见,静中自韵以心闻。

同游话到溪头别,寂寂斜阳淡淡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崇福主泽南洲
作者: 陈著 〔宋代〕

天地中閒澒洞尘,
山林须是好三分。
危时安饭僧家鼓,
浊世清风相国坟。
老后重来如梦见,
静中自韵以心闻。
同游话到溪头别,
寂寂斜阳淡淡云。

白话文翻译:

在天地之间,仿佛有无尽的尘埃,
山林之间的环境,应该是三分之一的好。
在动荡的时局下,寺庙的鼓声让人安心,
浊世之中,唯有清风拂过先贤的坟墓。
老年时重返这里,如同梦中重见,
在宁静中,心灵的韵味自会传来。
同游时聊到溪边分别,
夕阳西下,淡淡的云朵静静飘荡。

注释:

  • :闲暇、空闲之意。
  • 澒洞尘:比喻天地间的纷扰和尘世的喧嚣。
  • 三分:三分之一,指出山林的环境要好。
  • 安饭:安心吃饭,意指在动荡中找到宁静。
  • 国坟:指的是先贤或国家的先知先烈的坟墓。
  • 静中自韵:在宁静中自会有韵味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仲明,号石田,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清新自然,讲求情趣与意境。陈著在诗歌创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世的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环境的深情怀念。

诗歌鉴赏:

《寄崇福主泽南洲》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的作品。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清新而宁静,充满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首句“天地中閒澒洞尘”,开篇便引入了纷扰的尘世,展现出一种对喧嚣的反思。接下来的“山林须是好三分”,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期待,体现出诗人对和谐自然的渴望。

在诗的中部,诗人提到“危时安饭僧家鼓”,这里不仅是对寺庙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安宁的追求,反映出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后面的“浊世清风相国坟”,则是对历史的追忆,表现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世的淡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中閒澒洞尘:以“天地”引入,表达了广阔的自然与人世的纷扰。
  2. 山林须是好三分:强调自然环境的美好与和谐。
  3. 危时安饭僧家鼓:在动荡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4. 浊世清风相国坟:历史的沉重与先贤的清风形成对比。
  5. 老后重来如梦见:年老时重返故地,仿佛梦境般的回忆。
  6. 静中自韵以心闻:在宁静中,心灵的韵味自会感知。
  7. 同游话到溪头别:与友人游玩后,依依不舍的分别。
  8. 寂寂斜阳淡淡云: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澒洞尘”比喻尘世纷扰。
  • 对仗:如“寂寂斜阳淡淡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世的淡泊,传递出一种哲理与情感的结合。

意象分析:

  • 天地:象征广袤无垠的自然与人世。
  • 山林: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
  • 清风:象征高洁、清爽的品质。
  • 斜阳:暗示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僧家鼓”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寺庙的喧嚣
    B. 动荡中的安宁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B

  2. “危时安饭”中“安饭”的意思是? A. 吃饭
    B. 安心吃饭
    C. 享受生活
    答案:B

  3. 诗中“同游话到溪头别”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伤感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更强调孤独与酒的陪伴。
  • 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