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
时间: 2025-01-06 12:2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寺枕丹霞五月凉,藕花数朵碧漪塘。
梵天幻出水云锦,法雨洗空时世妆。
七宝池边分得种,大乘经里喷来香。
是花是色只如是,笑拍阑干何有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丹霞山的寺庙,五月的凉风让人感到舒适。池塘里的几朵藕花在碧波中摇曳。仿佛在梵天的幻影中,水面上绚丽的云彩如同绣锦般美丽,法雨滋润着大地,洗净了世俗的装饰。在七宝池的边缘,种植着珍贵的花卉,香气弥漫在《大乘经》的教义之中。诗人感慨,这些花朵和颜色都是如此真实,笑着拍打着栏杆,似乎不再在意故乡的远近。
注释:
- 寺枕:寺庙倚靠在山脚,形容地理位置。
- 丹霞:指丹霞山,以其红色岩石而闻名。
- 藕花:即荷花,生于水中,象征纯洁。
- 碧漪塘:碧绿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池塘。
- 梵天: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神,象征着神圣。
- 法雨:佛教用语,指佛法的滋润。
- 七宝池:佛教中的理想境界,象征着富饶和美好。
- 大乘经:佛教经典,传播大乘佛教教义。
- 乡:故乡,诗人似乎在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闻名。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受禅宗影响,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丹霞山寺庙时,受到周围自然美景的激发,表达了对佛教境界的向往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幽静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荷花、池塘以及佛教意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的开头以“寺枕丹霞”引入,描绘出寺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藕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水面上如锦的云彩则暗示了超越尘世的理想。
“法雨洗空时世妆”一句,诗人通过佛教的法雨,象征着对世俗繁华的洗涤与超脱,表现出一种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两句回归到现实,似乎在提醒我们,虽然身处美好的环境,但心中仍需放下对故乡的执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枕丹霞五月凉:寺庙依靠在丹霞山上,五月的风带来清凉。
- 藕花数朵碧漪塘:池塘中开着几朵藕花,映衬着清澈的水面。
- 梵天幻出水云锦:如同神圣的梵天,水面上幻化出美丽的云彩。
- 法雨洗空时世妆:佛法如雨水般滋润,洗净了世俗的华丽妆饰。
- 七宝池边分得种:在七宝池旁边,珍贵的花卉被精心种植。
- 大乘经里喷来香:香气自《大乘经》中散发出来。
- 是花是色只如是:这些花和色彩都是如此真实。
- 笑拍阑干何有乡:诗人笑着拍打栏杆,似乎对故乡已无所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锦,形象生动。
- 对仗:如“藕花数朵,碧漪塘”体现了工整的对仗美。
- 象征:荷花、法雨象征着纯洁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宁静和精神寄托。
- 丹霞:代表自然的绚丽与变化。
- 藕花:象征纯洁和生命的希望。
- 法雨:象征智慧和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寺枕丹霞”指的是: A. 寺庙在丹霞山上
B. 丹霞山的颜色
C. 寺庙的建筑风格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法雨”象征着: A. 大雨
B. 佛法的滋润
C. 普通的雨水
答案:B -
“笑拍阑干何有乡”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思乡
B. 无所谓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陈著与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陈著更强调佛教思想的渗透,而王维则更多地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这首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