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四首》

时间: 2025-01-04 08:10:45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云层寒冷而凝重,不曾移动,残余的岁月更显萧条。 雪的意境使得千山万壑都静谧无声,天空中一只孤雁高飞。 屋檐下冻结的旧时水滴依旧,而杏树的新梢却已泛红。 在寂寞中,孩童们的笑声显得格外刺耳,因为文字更能解嘲。

注释:

  • 腊云:指腊月的云,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残岁:指年末,一年的末尾。
  •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 雪意:指雪的意境或氛围。
  • 天形:天空的景象。
  • 檐旧滴:屋檐下冻结的旧时水滴。
  • 杏新梢:杏树的新枝梢。
  • 群儿笑:指孩童们的笑声。
  • 解嘲:通过文字或言语来化解尴尬或自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但从诗中描绘的冬日景象和萧条氛围来看,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岁末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寒冬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感慨。诗中“腊云寒不动”和“残岁转萧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腊月的寒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静谧与萧条。首句“腊云寒不动”以云的凝重不动来象征冬日的寒冷和岁月的停滞,而“残岁转萧条”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冷落凄凉的氛围。中间两句“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通过对雪和孤雁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末句“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则通过对比孩童的笑声和文字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字的依赖。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张耒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云寒不动”:腊月的云层寒冷而凝重,不曾移动,象征着冬日的寒冷和岁月的停滞。
  2. “残岁转萧条”:残余的岁月更显萧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3. “雪意千山静”:雪的意境使得千山万壑都静谧无声,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4. “天形一雁高”:天空中一只孤雁高飞,象征着孤独和离群。
  5. “冰留檐旧滴”:屋檐下冻结的旧时水滴依旧,暗示时间的停滞。
  6. “红到杏新梢”:杏树的新梢却已泛红,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7. “寂寞群儿笑”:在寂寞中,孩童们的笑声显得格外刺耳,对比出成人的孤独和无奈。
  8. “因文更解嘲”:因为文字更能解嘲,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的依赖和对世态的深刻洞察。

修辞手法:

  • 比喻:“腊云寒不动”中的“腊云”比喻冬日的寒冷和岁月的停滞。
  • 拟人:“残岁转萧条”中的“残岁”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 对仗:“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中的“雪意”与“天形”,“千山静”与“一雁高”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腊月寒冬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字力量的依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腊云:象征冬日的寒冷和岁月的停滞。
  • 残岁: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 雪意:象征冬日的静谧和孤寂。
  • 孤雁:象征孤独和离群。
  • 冰留檐旧滴:象征时间的停滞和不变。
  • 杏新梢:象征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 群儿笑:象征孩童的天真和成人的孤独。
  • 文字:象征解嘲和洞察世态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云寒不动”中的“腊云”象征什么? A. 冬日的寒冷 B. 岁月的停滞 C. 冬日的静谧 D. 岁月的流逝

  2. 诗中“残岁转萧条”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雪意千山静”中的“雪意”象征什么? A. 冬日的寒冷 B. 冬日的静谧 C. 岁月的流逝 D. 岁月的停滞

  4. 诗中“天形一雁高”中的“孤雁”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离群 C. 希望 D. 喜悦

  5. 诗中“冰留檐旧滴”象征什么? A. 时间的停滞 B. 不变 C. 生命的顽强 D. 希望

答案:1. A 2. B 3. B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腊日》:同样描绘腊月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腊日》:通过对腊月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腊日四首》与王安石的《腊日》在主题上相近,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 张耒的《腊日四首》与苏轼的《腊日》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张耒的诗更加深沉和内敛,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明快和豁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