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时间: 2025-01-04 07:4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酹江月/念奴娇
作者:高观国 〔宋代〕
万岩灵秀,拱崇台飞观,凭陵千尺。清磬一声帘幕冷,无复宫娃消息。响屉廊空,采香径古,尘土成遗迹。石闲松老,断云空锁愁寂。专宠谁比轻颦,楚腰吴艳,一笑无颜色。风月荒凉罗绮梦,输与扁舟归客。舞阕歌残,国倾人去,青草埋香骨。五湖波淼,远空依旧涵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世的忧愁。诗中描绘了高耸的山岩和飞观,声声清磬在冷冷的帘幕后显得格外清晰,昔日宫娃的消息也不再。回荡的长廊空旷,采香的小径早已变得古老,尘土成了遗迹。孤独的石头和老松,空中的断云似乎锁住了愁绪。曾经的宠爱与轻颦的女子相比,楚楚动人的腰身和吴侬软语的美丽,一笑之间却变得无色。风月之间的荒凉如同罗绮般的梦境,最终归于扁舟的归客。舞阕歌残,国家倾覆,人才流失,青草掩埋着香骨。五湖波涛起伏,远空依旧碧蓝如昔。
注释
- 灵秀:指山川的秀美与灵动。
- 拱崇台:高耸的观景台。
- 清磬:清脆的磬声。
- 采香径:指采集香料的小路。
- 香骨:指美好的人才或美丽的女子的遗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词曲与诗歌。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逝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酹江月/念奴娇》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寂静,营造出一种氛围深远的情感场域。开篇处,诗人用“万岩灵秀”描绘出壮丽的山川,随即引入“清磬一声”,将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宁静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转向对逝去人事的追忆,提到“宫娃消息”,似乎在感慨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诗中“响屉廊空”与“尘土成遗迹”的对比,体现了对时光流逝与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后段,提到“专宠谁比轻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悔与对美人凋零的惋惜,而“风月荒凉罗绮梦”则更突显出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无情。
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忧伤的画面,既有壮丽的自然,又有对人事的追思,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诗人在自然与人生之间自如穿梭,最终将这种情感化为对未来的思考,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岩灵秀”:描述山的灵动与秀丽。
- “拱崇台飞观”:高耸的观景台,展现壮丽风光。
- “清磬一声帘幕冷”:清脆的磬声透过冷冷的帘幕,传递出孤独的气氛。
- “无复宫娃消息”:昔日的美人不再,令人怀念。
- “响屉廊空”:长廊回响,显得空旷。
- “采香径古,尘土成遗迹”:香径已老,尘土掩埋过去的记忆。
- “石闲松老,断云空锁愁寂”:孤独的石头与老松,愁绪如断云般无处寄托。
- “专宠谁比轻颦,楚腰吴艳”:美人难再,轻颦与楚腰的对比。
- “风月荒凉罗绮梦”:风月之下,梦境荒凉。
- “输与扁舟归客”:归客带走了梦与美好。
- “舞阕歌残,国倾人去”:舞曲已停,国家倾覆,人才流失。
- “青草埋香骨”:青草掩埋了往日的美好。
- “五湖波淼,远空依旧涵碧”:五湖波涛起伏,远空仍旧碧蓝如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生的变化进行对比,如“风月荒凉罗绮梦”。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恋与对过往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形成了一种悲凉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岩:象征自然的壮丽。
- 清磬:代表孤独的声音。
- 宫娃:象征美丽的昔日。
- 香骨:隐喻美好的事物已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岩灵秀”指的是什么?
A. 山的秀丽
B. 水的清澈
C. 云的变化
答案:A -
“清磬一声”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
诗的主题是?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与怀念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苏轼
- 主题:怀古与英雄主义。
诗词对比
- 高观国 vs. 苏轼
- 两位诗人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历史的思考,然高观国更偏向于内心的孤寂,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情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观国传》
以上为《酹江月/念奴娇》的综合分析与解读,希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