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时间: 2025-01-19 19:5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作者: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雨色让人感到寒冷,秋风严峻,江水清爽。
我这孤高的绣衣人,潇洒地欣赏着青霞的美景。
我一生多有感慨,忠义并非外人所能赏识。
灾祸连绵,积怨愈深,事情已然如往日般走向悲剧。
楚国有壮士,鄢和郢地带被他们翻扫荡。
申包为秦庭痛哭,血泪交织又能寄托何方?
鞭尸之辱已降临,堂上满是宿莽之气。
这情形颇似如今的人们,奸贼陷害忠良正士。
远隔一水,我何以重归于正道?
日日夜夜听猿声哀怨,怀念贤良之士,心中充满梦想。
注释:
- 绣衣人:指的是身穿绣衣的高雅之士,象征孤高的品格。
- 青霞:指美丽的云彩,象征自然的美。
- 忠义:忠诚与正义的品德。
- 楚邦:指楚国,历史上著名的强国。
- 申包:指申包胥,春秋时期人物,以哭秦庭而著称。
- 蟊贼:指邪恶之徒,贼人。
- 鞅:指信守诺言的人,这里表示对正道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盛唐时期,李白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世事的纷扰,借雨景抒发个人的感慨与忠义之情。诗中对比历史与现实,表现了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景作为引子,开启了对秋天的感慨。首联以“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描绘了秋天的凛冽气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清冷。接下来的描写则引入了对忠义的思考,李白自视为“孤高绣衣人”,他以潇洒的姿态欣赏自然,却内心充满了对忠义的渴求与感伤。
诗中提到的“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对英勇之士的赞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忠良之士的困境。李白用“蟊贼陷忠谠”对比当代的忠义与奸邪,让人感受到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无奈。最后,结尾处的“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李白对贤良之士的思念和心中理想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色的寒意和秋风的严厉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凛然。
- “孤高绣衣人”突显了李白的孤独与高洁。
- 诗中提到的忠义,强调了对正义的渴望。
- 历史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增添了深度。
- 结尾的猿声则象征着哀伤和对理想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蟊贼”,将当代的奸贼比喻成了对忠良的侵害。
- 拟人:如“日夕听猿怨”,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忠义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同时通过历史的回顾,反映了作者的理想和苦闷。
意象分析:
- 雨:象征悲伤与思考,秋雨的寒意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 猿:象征哀怨与对过往的追忆,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青霞:代表着美与理想,映衬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被誉为什么?
- A. 诗神
- B. 诗仙
- C. 诗圣
- D. 诗王
- 诗中提到的“蟊贼”指的是?
- A. 忠良之士
- B. 邪恶之徒
- C. 英雄豪杰
- D. 历史人物
- 诗中提到的“申包”是指?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将军
- C. 一位哭秦庭的人物
- D. 一位帝王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在表达情感与理想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李白偏向于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