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 岳鄂王墓》

时间: 2025-01-01 14:26:52

怒气隐隐。

阵云滚滚。

铁马风号,石羊泪渗。

怨血泛作西湖。

水模糊。

凄凉五国城边月。

梓宫撇。

岁岁飞冰雪。

孤臣那忍朽骨。

偏葬山头。

恨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怨王孙 岳鄂王墓
作者: 王策 〔清代〕

怒气隐隐。阵云滚滚。
铁马风号,石羊泪渗。
怨血泛作西湖。水模糊。
凄凉五国城边月。
梓宫撇。岁岁飞冰雪。
孤臣那忍朽骨。偏葬山头。
恨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悲凉。阵阵乌云中隐隐传来怒气,铁马在风中号叫,石羊的泪水渗出。满腔怨恨化作西湖的波澜,水面模糊不清,显得凄凉。五国城边的明月显得格外孤寂,王的棺木随风而去,年复一年冰雪飞舞。孤独的臣子怎忍心让自己的枯骨被埋葬在山头,心中满是无尽的怨恨。


注释

  • 怒气隐隐:指愤怒的情绪隐藏在心底。
  • 阵云滚滚:形容乌云密布,暗示不祥之气。
  • 铁马风号:铁马指战争的马,风号暗指战斗的号角声。
  • 石羊泪渗:石羊象征悲哀,泪水渗出暗示悲伤。
  • 怨血:指心中怨恨化为血,象征痛苦。
  • 凄凉五国城:五国城是历史上一个地方,凄凉的月光映衬出孤寂。
  • 梓宫:指皇帝的棺木。
  • 孤臣:指忠臣,心中有愤恨却无处发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他的风格多以悲愤和孤独为主,常常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王孙墓的描写,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亡国的深切怀念与愤慨。开篇的“怒气隐隐”和“阵云滚滚”就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紧张而沉重的基调,接着通过“铁马风号,石羊泪渗”等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激烈的情感冲突。诗中“怨血泛作西湖”的意象尤为引人注目,西湖本是美丽的地方,却因怨恨而变得模糊,暗示历史的悲惨与个体的无奈。

整首诗在抒发个体情感之余,也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时代的悲哀。尤其后面的“孤臣那忍朽骨”,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不屈和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充满了悲凉与恨意。最后一句“恨悠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恨意绵延不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怒气隐隐:诗人心中有着不满的情绪。
  2. 阵云滚滚:暗示不安的气氛和即将来临的动荡。
  3. 铁马风号:战争的号角声令人感到紧迫与悲壮。
  4. 石羊泪渗:象征悲伤的石羊流泪,表现出一种无奈。
  5. 怨血泛作西湖:怨恨化为鲜血,模糊了美丽的西湖,寓意历史的悲惨。
  6. 凄凉五国城边月:孤独的月光映照在五国城,显得格外凄凉。
  7. 梓宫撇:王的棺木随风而逝,表现出对王权的哀伤。
  8. 岁岁飞冰雪:时光流逝,冰雪飞舞,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9. 孤臣那忍朽骨:忠臣不忍心让自己的尸骨被埋葬在荒山上。
  10. 偏葬山头:暗喻对国殇的无奈与悲愤。
  11. 恨悠悠:恨意绵延不绝,无法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怨恨比作血液,表现出深沉的痛苦。
  • 拟人:用“石羊泪渗”来形象化表达悲伤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忠臣的无奈与愤懑。诗人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国家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气:象征压抑的情绪与不满。
  • 阵云:不安与动荡的象征。
  • 铁马:战争与英雄气概的象征。
  • 西湖:美与哀愁共存的象征。
  • 五国城:历史沧桑的象征。
  • 梓宫:权力与死亡的象征。
  • 孤臣:忠诚与无奈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怨血泛作西湖”意指: A. 西湖的美丽
    B. 诗人内心的怨恨
    C. 对国家的希望
    D. 忠臣的忠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铁马风号”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 (对 / 错)

答案

  1. B
  2. 战争
  3. 错(主要表达的是无奈与悲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策的《怨王孙》与杜甫的《春望》均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悲痛,但王策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王策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历史与诗歌:王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