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
时间: 2025-01-04 12:1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枝香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
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
风外认得笙歌近远。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
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
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
有愁容易排遣。
白话文翻译
小园中的花梢在细雨停歇后,显得娇羞欲滴。
阳光普照,碧瓦在雨后光亮如新,
罗帷之下,香气四溢,
黄莺啼唱,燕子呢喃,春意在这池馆中处处可见。
在风中可以辨认出笙歌的声响从远处传来。
醉意朦胧中,夜间的酒意尚未散去。
暗自回忆那年,正值春日赴西池的宴会。
笑着携带着美丽的身影,郢曲的新声妙如剪裁。
愁苦的心情却容易被排遣。
注释
- 浪羞泫:浪花轻轻拍打,似乎有些羞怯地泫然欲泣。
- 碧瓦光霁:雨后,碧色的瓦面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照人。
- 罗幕香浮:纱幕下的香气飘浮,营造出一种芬芳的氛围。
- 莺啼燕语:黄莺歌唱,燕子低语,描绘春日的生机与和谐。
- 醉魂半萦:酒醉的魂魄依依不舍,意象生动。
- 郢曲:指古地名郢,代表着美妙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抒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荔枝香》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相对繁荣,文人雅士聚会吟唱,酒席之上,常有欢声笑语。此诗正是描绘了这个时期的美好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宴会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荔枝香》是方千里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春日宴会场景的佳作,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开篇“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以雨后的清新场景引入,花与雨象征着生命的娇嫩与脆弱,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接下来的“碧瓦光霁,罗幕香浮”,则通过色彩与香气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诗中“莺啼燕语交加”,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更映衬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一句,表达了欢聚后依依不舍的情感,酒意未散,仿佛还沉浸在那场宴会的欢乐氛围中,令人感同身受。而最后两句“有愁容易排遣”,则透露出一种哲理,愁苦在欢快的情景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能让人忘却烦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方千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描绘小园中雨后花的娇嫩,浪花轻拍,似乎在羞怯地泫然欲泣。
-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雨后阳光照耀,碧瓦闪耀着光泽,罗帷间香气弥漫。
- 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黄莺的歌声和燕子的低语交织在一起,四处是春天的气息。
- 风外认得笙歌近远:在微风中,可以听见远近传来的笙歌声。
-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醉意弥留,夜晚的酒香尚未散去。
- 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不禁回忆起那年春日赴西池的宴会。
- 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欢笑着携带着美丽的身影,新曲如剪,悦耳动听。
- 有愁容易排遣: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下,愁苦显得容易被抛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魂半萦”,用“魂”比喻醉意,生动形象。
- 拟人:如“浪羞泫”,将浪花拟人化,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春日宴会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细腻情感的捕捉和对幸福时光的珍视。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花梢:美好与生命的象征。
- 雨:象征着洗净与新生。
- 笙歌:代表着欢乐与聚会的氛围。
- 西池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瓦光霁”意指什么? A. 瓦片颜色
B. 太阳照耀后的瓦片
C. 瓦片的质量 -
“醉魂半萦”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醉意未散,留恋往昔
B. 醉酒带来的快乐
C. 醉酒后的清醒 -
诗中提到的“西池宴”象征着什么? A. 聚会的场所
B. 美好时光的回忆
C. 餐饮的美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情。
- 《送友人》:李白的诗作,表达离别情感,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方千里《荔枝香》与李白《月下独酌》:前者描绘春日宴会的欢乐,后者则表现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轻松欢快,后者则深沉幽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