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胡骆坑二首》
时间: 2025-01-19 21:56:49意思解释
过胡骆坑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已被山寒病老身,
车徒溪涉更艰勤。
雾皆成点元非雨,
日出多时未脱云。
猿乌一声人不见,
松杉四塞径无痕。
十分晴暖侬何福,
肯借曦光三五分。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因山里的寒冷而感到衰老,
在溪边行车涉水更显艰辛。
雾霭只如点滴,并不是雨水,
太阳升起很久却仍旧被云遮挡。
猿猴和乌鸦的叫声传来,但人影全无,
松树和杉树环绕,路上没有任何痕迹。
如果天气晴暖我该多么幸福,
可否借我三五分的晨曦光芒?
注释
- 已被山寒:指因山中寒冷气候而感到身体的老态。
- 车徒溪涉:车与徒步的行走,形容在溪边行走的艰难。
- 雾皆成点:雾气如同小点滴,表明并非雨水的湿润。
- 猿乌一声:猿猴和乌鸦的叫声,表明此地的荒凉。
- 四塞径无痕:四周被树木包围,路上没有行走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风格和深厚的生活体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个人情感,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杨万里所作的《过胡骆坑二首》是其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反映。诗中展现了他在山寒水冷环境中行走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艰难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表现了因山寒而感到的虚弱,和在溪水中行走的艰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朦胧的景象,雾气弥漫,孤独的猿声和乌鸦的叫声传来,显示出环境的荒凉和孤寂。末尾的两句则转向对光明的渴望,表达了即便身处困境,仍然向往温暖和光明的美好愿望。这首诗在意境上具有强烈的对比,既有自然的艰辛,也有对光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被山寒病老身:表达因寒冷气候导致身体的虚弱,暗示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经历的艰辛。
- 车徒溪涉更艰勤:描绘行走在溪水边的困难,突出旅行的劳累。
- 雾皆成点元非雨:强调景象的模糊,雾气如点滴,暗示天气的阴沉。
- 日出多时未脱云:太阳升起很久却仍被云层遮挡,表现出希望未能实现的失望。
- 猿乌一声人不见:通过猿猴和乌鸦的叫声,增添了孤独感,环境的寂静。
- 松杉四塞径无痕:四周被树木环绕,行走的痕迹难以寻觅,表现出自然的原始。
- 十分晴暖侬何福:表达对晴天温暖的向往,体现对生活美好的期待。
- 肯借曦光三五分:请求光明的照耀,象征着对生活和希望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雾皆成点”,用点滴来形容雾气,增强形象感。
- 对仗:诗中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猿声与乌鸦的叫声有如人声,增强了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自然环境的严酷与人的脆弱,同时传达出对光明与温暖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寒:象征自然环境的严酷,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 雾:象征迷茫与不确定,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
- 猿乌:代表孤独,体现出山林的荒凉。
- 曦光:象征希望与温暖,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车徒溪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旅行的乐趣
B. 旅行的艰辛
C. 旅行的速度
D. 旅行的安全 -
诗中“日出多时未脱云”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失望
C. 愤怒
D. 疲惫 -
诗人希望借来的光芒是指什么? A. 友情
B. 温暖与希望
C. 财富
D. 时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杨万里和李白在描绘自然时,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但杨万里更强调自然的艰苦,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自然的壮丽和豪放。
- 杜甫的《望岳》与杨万里的《过胡骆坑》在意境上有所不同,杜甫多描写对山的崇敬与思考,而杨万里则表现出对困境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