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节斋陈叔方寺丞》

时间: 2025-01-04 11:06:42

今时古君子,玉立众人间。

再世黄叔度,三生元鲁山。

把麾浑细事,忧国欲愁颜。

恨不频相见,空书谩往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时古君子,玉立众人间。
再世黄叔度,三生元鲁山。
把麾浑细事,忧国欲愁颜。
恨不频相见,空书谩往还。


白话文翻译:

如今的古代君子,如同玉石般矗立在人群之中。
就像重生的黄叔度,三生三世仍在元鲁山。
他对琐事的掌控,满怀忧国之情,面容愁苦。
可惜我们不能常常见面,空有书信来往。


注释:

  • 今时古君子:指当今的人中如古代君子般高尚的人。
  • 玉立:像玉石一样挺立,形容人的高洁气质。
  • 黄叔度:黄叔度,字公度,是东汉时期的名士,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 元鲁山:元鲁山,历史上有名的山,常用以指代隐士或高洁之人居住的地方。
  • 把麾:指指挥或掌控。
  • 忧国欲愁颜:因忧国而面露愁苦之色。
  • 恨不频相见:遗憾不能常常见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宗道,号复古,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古代名士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交织在一起,流露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君子”开篇,表达人们对古代高洁人格的向往。作者将当今的君子比作“玉立众人间”,形象地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气质与品德的高尚。接着提到“再世黄叔度”,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及忧国之情,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怀。此时的社会环境,因战乱与动荡,诗人感到忧虑与愁苦,显现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责任感。

最后一句“恨不频相见”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尽管有书信往来,但无法面对面交流,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和对真挚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君子的赞美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时古君子,玉立众人间:描述当代君子的卓越与高洁,仿佛在众人中如同玉石般闪耀。
  • 再世黄叔度,三生元鲁山:用黄叔度的典故强调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暗示希望能再次相遇。
  • 把麾浑细事,忧国欲愁颜: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大事,忧虑国事带来的愁苦。
  • 恨不频相见,空书谩往还: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虽然有书信,但无法常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比作“玉”,象征高洁。
  • 典故:提及黄叔度,增加诗的历史深度。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对现实的忧虑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君子: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 :代表高洁与美德。
  • 忧国:体现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忧虑。
  •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君子”比作什么? A. 金
    B. 玉
    C. 石

  2. “恨不频相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黄叔度”是谁的代称? A. 隐士
    B. 贤者
    C. 士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田园诗的特点。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送别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责任,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