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江天暮雨图》

时间: 2025-01-04 10:06:30

千山忽暗雨来时,天末浓云送落晖。

老眼平生饱风浪,犹怜别浦钓船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山忽暗雨来时,
天末浓云送落晖。
老眼平生饱风浪,
犹怜别浦钓船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来时千山变得黯淡的景象,浓厚的云层在天边送来了落日的余晖。诗人年事已高,经历过无数的风浪,依然对岸边归来的钓船心怀怜惜。

注释:

  • 千山:形容山的数量多,景象广阔。
  • 忽暗:突然变暗,形容天气变化快。
  • 落晖:夕阳的余晖,指日落时的光辉。
  •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 饱风浪:经历过许多风浪,形容诗人的人生经历。
  • 别浦:指离开的岸边,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钓船:指捕鱼的船,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归属。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钓船”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渔舟生活的向往,尤其在《周易》中提到“君子以懿文德”,意指文人应有高尚的品德。钓船归来,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元干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人生与归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跋江天暮雨图》通过细腻的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千山忽暗雨来时”,生动地描绘出雨来时山峦的黯淡景象,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压抑感。接着,诗人用“天末浓云送落晖”描绘出一幅天边落日的画面,浓厚的云层似乎在为日落做最后的送别。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自然的变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老眼平生饱风浪”一句,诗人用“老眼”自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无奈,经历了风浪的洗礼,眼界与心境皆有所改变。最后的“犹怜别浦钓船归”,则是一种对归属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钓船象征着简单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带有浓厚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雨、云、山、船等元素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归属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写雨来时的千山景象,突现天气的变化。
    • 第二联通过浓云与落晖的对比,表现自然的美丽与哀愁。
    • 第三联表达诗人对自己历经风浪的感慨。
    • 第四联通过钓船象征归属,寄托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山”“雨来时”,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 比喻:用“老眼”比喻诗人的人生经历。
    • 拟人:浓云“送落晖”,表现自然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归属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浓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象征变化与无常。
  • :代表忧愁与思考。
  • :象征坚韧与恒久。
  • 钓船:象征归属与平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山忽暗雨来时”表达了什么情景?

    • A. 山明水秀
    • B. 突然下雨,山变暗
    • C. 晴空万里
  2. “犹怜别浦钓船归”中“别浦”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的岸边
    • B. 钓鱼的地方
    • C. 流水的地方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人生的感悟与归属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禅意与深邃的哲思,而张元干则更多地关注对人生的感悟与归属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元干研究》